李群玉相关论文
晚唐诗人李群玉在《石渚》中云:“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明清两代藏書家多財力豐厚,每影刻或校刊所藏,使舊籍化身千百。其中若毛晉(1599—1659)輩,編刊書籍至多,無異書坊。徐(1570一164......
唐代诗人李群玉曾在其诗歌《沅江渔者》中提到:“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春天正是品河鲜,尝野味的好时节。立春将至,不妨来......
在贵刊2008年第8期上读到一篇讨论《木兰诗》中“唧唧”是什么声音的文章,现在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木......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首名为《石渚》的诗词出自晚......
<正>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唐代李群玉的《石渚》描绘......
迄今人们对晚唐诗人方干的生平与作品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依据有关唐代资料对其生平与诗歌加以考索,并以系年。
Up to now, people ......
[摘要] 琵琶作为古老而又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自古就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唐诗与琵琶艺术的交融上。本......
李群玉是晚唐诗坛上一位有创作实绩同时又有创作特色的诗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浪漫感伤的湘楚文化成就了他,其诗歌内容融个人坎坷和......
李群玉,作为晚唐诗坛中少有的享有相当声誉的湖湘诗人,生于湘楚,身处末世,既有不甘沉沦的胸襟抱负,又有末世文人的凄苦哀愁,也有超然物外......
湖南诗人李群玉生活在中唐-晚唐时期,其诗歌用韵表现出转变时期的特点,通过对其诗歌用韵进行穷尽式调查研究,能证明王力先生关于中......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诗"多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制".他的诗是以屈原宋玉的<楚辞>为宗,兼有陶诗与谢诗的风格,尤其"登山临水"的写景诗,......
湖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纱襌衣、湘绣是湖南的艺术名片与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艺术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据《尚书·禹贡......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
李群玉诗风疏淡清美,自成体格.这种风格的产生不仅与其个人的气质、人生态度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关,同时还与诗人描写的物象、创造......
与陆羽一样李白也享受着茶带来的快意。他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的序言中交代了自己写茶诗的缘由,非常耐人寻味,那几乎泄......
编者按:三月,天清地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气温转暖,和风柔软,桃李争艳,空气清新;更......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
【正】 作为楚地的古代湖洲一带人也是“信鬼而好祠”的,那里的奇山秀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因而他们创造了大量瑰丽的神话传......
唐代诗人李远,是一个颇具创作个性,行为独异的诗人。据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记载,他是唐文宗李昂大和五年"杜陟榜进士及第,蜀人",......
<正> 一九八二至一九八四年,各刊物发表了大量的研究唐代文学的文章,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对中晚唐诗歌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尤为可......
三湘大地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发源于南岭和湘西山地的众多河川汇聚成“沅渐元辰叙西澧资湘”九水,注入浩瀚的洞庭湖。青碧的君山岛漂......
李群玉是晚唐著名的“湖湘诗人” ,他的写景记游诗是唐代“湖湘诗歌”的一朵奇葩。李群玉的写景记游诗 ,主要是描绘湖光、水色、江......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常读常新,且流播海外,日本“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俞樾《新修寒山寺记》)。其秘密究竟何在细味之......
<正> 赵谦先生著《唐七律艺术史》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印行,有幸先睹,颇觉欣悦,犹如春风化雨,清新自然。赵著在研究的视野、内容、......
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人们又开始重视对人民群众风俗民情的研究,人民群众也继承着富有民族特色和积极意义的生活习俗,应该......
<正>所谓"金陵王气",指六朝故都金陵的祥瑞之气。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王者都邑之气",历来有许多传说,且传说与金陵、秣陵、秦淮这......
<正> 中国传统文化沿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这两条轨道并行了几千年,于是乎,文人能仕则仕,不能仕则隐,去大自然中寻求山......
<正> 萍乡并无大河,萍水河、袁河、莲江、栗水、草水五条河流总长不过284公里,但它们与萍乡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南来北往......
<正> 明代张潮在其《幽梦影》一书中曾深有体会地谈到外界事物感化人心的四个因素:“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
论李群玉诗歌的艺术风格陈松青诗至晚唐,温李一脉,绮丽绵貌,相沿浸袭。此派之中,湖湘诗人李群玉以其消邃低徊,孤冷素艳的风格而偏军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