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体相关论文
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不仅需要民族文化传统与地理疆域的联结,也依赖于心理结构的想象与认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现代民族国家“想象......
文化在产业变革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到家庭和睦,大到民族共同体的有效构建,均需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力量。如何立足新时代,传承传统......
本文以黄河上游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为例,对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了......
发展传播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传播理论带来社会变化,推广媒介技术以带动社会发展的学科。参与式发展作为发展传播学当前主要的理论......
在相当意义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结是大国政治博弈与话语权争夺的结果,非遗保护运动的展开很快演化为文化治理的政治技......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独有产物,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呈现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族际互借与交融。在这一文化互动特征的背景下出现的......
神话是反映民族心理、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历史记忆和集体情感表达的特殊叙事方式。多民族共处的云南少数民族构建了一个......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法治基础,是维护56个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引导......
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有助于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在交流融合、团结一心中,凝聚命运共同体,勠力实现中华民......
少数民族电影劳模形象不仅迎合了国家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的政策要求,回应了中国主流电影中“劳动最光荣”“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中国的抗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中日双方为争夺中国国际战略交通线而实施的一场以国运相赌的博弈,在"断"与"通"博弈中,国际援......
对13所民族院校图书馆在筑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进行了调查,从网站主页和微信公众平台是否发布相关内容、民族特色资源建......
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一体两面,对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形塑了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两种知识传统——“国家认同”和“认......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共词分析法,利用CiteSpace软件以过去10年在Web of Science上发表的397篇关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的重要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阐述了一系列论断,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事务工作的重点和焦点,不仅是指导当前和今后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也对维护国家统一、决胜全面建成......
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西方单一、狭隘与排他的共同体思想转换成了多元、开放与包容的共同体思想.......
传统的蒙古族民间歌曲以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蕴涵深刻、感情细腻入微、结构独具特色、内容形式丰富而成为蒙古民族精神和音乐文化......
韩国大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电影"和"民众电影"精神。它们或者审视重大历史事件,以强化民族共同体记忆;或者聚焦民族性格,以反省国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不仅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
作为政治一体化过程的核心要素,国家认同建设反映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国家濡化能力,其成败得失关乎国家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为重要。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
梁启超、宋教仁等先贤们,他们试图让他们的同胞和后裔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幸福,也更富足。 2011年,辛亥百年。对于你我这样的普......
都市化将都市回族推向散居的境地,这是群体面对现代化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给这一群体带来的机遇。传统地域......
表征是通过符号系统产生意义。通过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点石斋画报》和《良友》(也涉及同一时期部分日本报刊的相关内容)对中日军事......
2001年9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广西)瑶学会、临湘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临湘市政协承办的“湖南临湘瑶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临湘召开。来自广西、广......
中原地区作为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其特殊的区位优势,为先秦时期各民族的活动提供了地理基础;而冰后期第三次寒冷时期的气候变化,加快......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族名的确立是在十七世纪初(明代末年)才出现的,但......
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却一直以基因暗码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民族关系思想史、政策史、生活......
壮族的形成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有的认为壮族形成于瓯骆或骆越。其实,瓯骆、骆越都是壮族的源,他们把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形成两个......
试论回族社会的“坊”马宗保回族社会中的“坊”,是伴随着回族先民在中国的定居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独特......
2016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与发展”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史......
通过政治协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本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族同胞响应中国共产党号......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取代灭亡的高丽王朝,并定都汉城(当时称汉阳,今称首尔)之后,即在王宫东侧建造了—座寺庙——皇室的宗庙【注】,以用于......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日报》2000-2010年间要闻版图片新闻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选择这个对象的原因是基于目前全球化和视觉文化转......
本文针对十七年少数民族诗歌备受冷落以及被笼统性地认为民族性丢失的批评研究现状,笔者思考了两个问题:其一,民族个性的不断被淡化的......
黑格尔关于自然法或法哲学的著述贯穿了黑格尔的大半生,从耶拿时期(1802—1816),经过海德堡时期,最后到柏林时期(1818—1831)。黑格尔对自......
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功能以其“隐性的整合优势”支撑企业的长足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其独特的个性内涵,以有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纸币,从诞生之日就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换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人们也把这个社会的文化印刷在了这些特殊的纸张之上.......
在对民族过程的研究中,根据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情况,可将其划分为“潜民族”、“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三种状态。在民族诸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