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相关论文
现有关于《新潮》刊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思想内容方面的挖掘,以及该刊物与《新青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的阐释两方面。虽然......
在新诗发生期,校园、期刊皆是新诗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场域。作为典型的校园期刊,北大的《新潮》和清华的《清华周刊》积极参与了新诗......
中国的爱情诗,如从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说起,已两千多年。进入现代,“五四”以后的诗人中,知名的爱情诗人不得不提鲁迅与周作人......
1919年5月4日上午10点钟,北京大学外文系学生罗家伦刚从城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回到北京大学新潮社,准备和大家一道去天安门游行,同......
1民国文学文献的影印出版成果影印的目的就是因为稀少,不容易看到,除了一些大的图书馆,很多图书馆没有收藏。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看......
《读书》第四期有朱维铮先生论辜鸿铭一文,对于这位学贯中西的怪才,朱文于考辨生平和析言其文化保守主义旨趣之外,揭言“历史的误解”......
1918年,北京大学的学生成立了学生社团-“新潮社”,1919年以出版《新潮》杂志为主要活动。杂志从1919年1月创刊到1922年3月停刊只......
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之下,各阶层知识分子在相继经历了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失败后将救亡重点投注在思想文化的革新上,“新......
摘要 芥川龙之介的《蜜橘》于1919年5月刊行在《新潮》杂志上,鲁迅的《一件小事》发表于1919年12月的《晨报·周年纪念增刊》上,两部......
1919年5月4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它也在无数人的生命中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先父罗家伦(号志希,1897—1969),1917年考入......
大江健三郎的中短篇小说《空中怪物阿贵》在《新潮》1964年1月号发表之后,很快获得了平野谦(1963)的好评:“可以认为这是作者本身......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青年作家中,平野启一郎是难以忽略掉的一位。1998年,《新潮》杂志八月号一次性刊载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在暴力面前,伴随着感慨、反思、总结、哀婉,一个启蒙的,属于知识者的年代,惭惭消褪了。 1920年5月1日,“五四运动”周年前夕,罗家......
“五四”运动前后,湖北相继出现各种宣传新文化的进步团体。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恽代英,早期从......
引言五四90周年回眸,值得讨论的话题有很多很多。从学术界现有话题和观点来看,对五四的态度不外乎发掘意义和反思局限两大序列,但......
1918年7月6日上午,在每周例行的校务会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宣布了一个议题:关于为学生社团新潮社创办刊物划拨经费的问题。他的话音刚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扬州广陵书局、上海书店等曾影印过一批民国文学期刊,如《现代》、《新月......
11930年4月5日,沈(雁冰)先生回国,他在回忆录中说那一天,“我回到上海,为了避人耳目,暂住法租界某路杨贤江家里。当天,我到景云里......
缘起:一九六○年,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之余,开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有关鲁迅佚文的考释中,包括搜集鲁迅在日......
本刊自今年第一期起,连续五期就文化、文艺、语言文字和新闻出版等方面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系列专题座(笔)谈,受到读者的关......
被王戎笙等人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新潮》著作权”案,其根本冲突乃是“郭沫若致陈明远书信真伪问题”,已延续5个年头了。但......
1918年底,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成立新潮社,并于次年1919年1月出版《新潮》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
现代传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组织生产、操作方式、文本效果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息息相关,从各种刊物中......
《明天》是鲁迅在《新潮》杂志上发表的唯一一篇小说.这个历史的偶然,成就了鲁迅与新潮社同人师生两代之间的一段佳话.从《明天》......
在胡适思想的影响下,《新潮》形成了学术为本,文化优先的特殊办刊原则,这一策略表明,以《新潮》同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梦想着要在一个转......
有岛武郎在《爱不惜夺》中所表现的“夺爱”思想研究生刘岩1917年6月,《新潮》刊载了有岛武郎名为《爱不借夺》的随笔,这是后来的同名论著......
《新潮》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1919年由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的杂志。新潮杂志的编辑策略包括:树立明确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宣传新思想......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盘了“新潮社”......
“五四”新文学出版与“五四”特定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本文追溯了“五四”新文学出版由“非自觉”到“自觉”的演变过程,认定“五......
“克里斯玛”最初用来形容宗教领袖,意思是指具有特殊魅力和吸引力的人,韦伯用它来指称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由传统向现代转换......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倡议者和积极参与者,他参与创办的《苏报》、《俄事警闻》(后政名《警钟》日报)等报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产......
以往对《新潮》的研究,过分关注于它的审美性和文本分析。本文将《新潮》放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从对《新潮》的作者群及其人际网络......
【正】目前,《新潮》《文艺》《文学界》《群像》和《昴》为日本的五大文学期刊,它们所出版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日本文坛。自21......
《新潮》杂志批评思想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评论向学理介绍方面的转变;二是关注角度由宏观转向微观.这种转变与《新......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欧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之一,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19世纪40年代“文艺复兴”一词传入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输......
《新潮》杂志创刊于1919年1月,由北大学生文化社团新潮社编辑,是现代我国第一个由学生创办的白话刊物,它同《新青年》一起共同擎起......
《新潮》杂志只发表过一篇剧评,即宋春舫的《评新剧本〈新村正〉》。《新村正》讲述的是民国时期某村更换村正的故事,宋春舫把旧剧......
《新潮》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学生自办的启蒙杂志。鲁迅对《新潮》曾给予很大的关注,在与《新潮》主编傅斯年的一次通信中,鲁迅和傅斯年......
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但实际上,新文化运动者对科学的理解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异。在《新青年》影响下产生的学生杂志《新潮》即......
《新潮》是新潮社创办的五四时期著名杂志,它承续《新青年》的"思想启蒙、文学救国"的新文化启蒙宗旨,紧紧围绕民主和科学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