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三酯相关论文
本文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预酯化-酯交换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为预酯化反应,用酸作催化剂将地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脂肪......
本文采用大豆油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原料中不同含水量对甲醇超临界中甘三酯(TG)、二甘酯(DG)和单甘酯(MG)酯交换反应和甲酯......
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肪的晶型及甘三酯晶型的转变规律,分析了影响β′晶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脂肪同质多晶特性对脂肪食品品质的......
介绍了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的计算方法,考察了测定实际ECN42甘三酯含量的液相色谱条件,研究了方法的重现性和再现性,建立了用于橄......
采用米黑根毛霉源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对常见的海洋鱼油甘三脂进行水解,分析了凤尾鱼、金枪鱼、三文鱼甘三酯中脂肪酸的组......
芝麻油具有独特的香味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掺伪现象非常严重。本文根据芝麻油中的特征成分性质、油脂中甘三酯及脂......
对比分析了牛油基起酥油砂粒部分和无砂部分的脂肪酸、甘三酯组成、晶型。结果表明:砂粒部分较无砂部分饱和脂肪酸略有升高、反式酸......
以非传统食用(non-trditional edible)羊脂及红花油按不同的比例用酯酯交换的方法研制富含亚油酸塑性脂肪的设想获得成功。羊脂与......
以5种不同芥酸含量的菜籽油与4种芝麻油所配制的120个掺伪油样为原料,分别采用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和甘......
探索了HPLC-ELSD测定油脂甘三酯的方法,并测定了纯芝麻油与不同掺入比例的大豆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建立了......
为扩大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在零/低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中的应用,对PMF、棕榈油硬脂(PSt)和大豆油的甘三酯组成、结晶及熔化特性......
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我国对母乳脂肪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母乳脂肪酸的分析研究,以及关注母乳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AA和DHA)对婴......
瓜篓是我国的特产,其种子瓜篓仁含油量接近55%,其中富含瓜篓酸,瓜蒌酸具有抗血栓形成、降血脂、减少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理活......
采用2-氨基-2-甲基丙醇(2-amino-2-methylpropanol,AMP)衍生化、GC/MS法分析桐油的脂肪酸组成:软脂酸3.41%,硬脂酸3.71%,油酸7.07%,亚油酸7.51%,亚麻......
油脂及富含油脂食品(巧克力、冰淇淋、人造奶油等)的加工和使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含甘三酯的结晶特性。对甘三酯的晶体结构......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沙棘籽油和沙棘全果油,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其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及甘三酯组......
对比分析熔点为44℃(A)、24℃(B)两种分提棕榈油甘三酯组成、固脂含量、等温结晶特性及等温结晶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甘三酯的组......
本实验研究了测定脂肪酸和甘三酯在检测茶油中掺伪4种其他植物油时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与脂肪酸和甘三酯指纹图谱向量夹角余弦相......
油茶籽油甘三酯在优化条件下得到良好分离,在14种甘三酯中含量水平前三的分别为OOO+SLO(74.21%)、OOP(10.64%)和OOL+SLL(5.19%)。方差分......
用pH-stat法模拟不同脂肪酸链长甘三酯的人体体外消化过程,从乳化粒径的角度研究脂肪酸碳链长度对甘三酯体外消化速率的影响。结果......
油茶籽油是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富含油酸和抗氧化活性微量组分,是可以和橄榄油相媲美的高级食用油。然而,消费者对油茶籽油总体......
我国政府对公众营养十分关注。在刚刚公布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产品的总量和结构要基本......
本论文采用脂肪酸分析和甘三酯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针对4种植物油和4种动物油脂,研究识别动植物油脂和地沟油的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
以十七酸甲酯为内标物,求取了十七酸甲酯相对于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的校正因子。通过气相......
大豆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有多种生理功能,其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豆卵磷脂的应用。本文以大......
本文针对5种油脂的全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和甘三酯分析,结合统计学对米糠油与花生油、大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研宄区分识别模型,以......
芝麻油具有独特的香味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掺伪现象异常严重。本文根据芝麻油中的特征物质性质、油脂甘三酯及脂肪......
为了满足市场对人工合成甘三酯的需求,研究以油酸和甘油为原料,在Novozym 435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甘三酯,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
期刊
甘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s),作为油脂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油脂组成的95%以上。脂肪酸种类及其在甘油骨架上的分布对油脂的性质具......
介绍了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TLC/FID)技术的发展和工作原理,井对它的应用作了介绍。TLC/FID作为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手段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