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素养相关论文
科学家纪录片应该怎样拍?如何用科学家纪录片这种形式阐释科学文化?这是科普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结晶,科......
邻避冲突常态化凸显地方治理乏力,亟待治理创新。应以国家治理理念和框架为基础重构邻避冲突治理体系,具体包括与国家环境治理体系......
一 问题的提出 1 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忧患与品牌化发展愿景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还没有得以充分体现......
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荒唐“抢盐潮”;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在菠菜表面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引起人们恐慌,菠菜价格大跳水,......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强调主......
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关乎人参与公共事务和实现理想愿望的能力。......
不久前,上海市发布了一项市民人文素养调查报告。在不同年龄段市民中,90后的人文素养得分最高。在老人意外摔倒的选项中,大多数90后毫......
以医用外科口罩、新型纳米口罩等为例,分析了口罩的组成材料、加工技术及防护原理,对于公众了解口罩的材料组成、性能、科学选用之......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不仅直接关乎能否更好地享受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时期人们的生活......
在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方案中,HPS教育逐渐普及与流行,国际HPS教育对推行科学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已产生巨大影响。物理教学作为科......
2006年1月,在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建设创新型国......
网络媒体使得科技传播主体、科技传播渠道、科技传播形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了一些科技传播隐患,采取创新科技传播政策、......
公众科学素养是影响和改变国民价值观以及对社会问题看法的重要因素。目前,学术界关于科学素养构成的基本共识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
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基于2006年全国城市公众素养调查资料,对由低到高四个不同年龄阶段城市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
本文利用“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课题组在七个城市所做的3981份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以社会角色理论为主线,分析了先赋角色和......
公众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了解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不断监测公众科学......
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越来越追求快节奏、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对高科技含量的家用电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科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对史蒂芬·霍会在中国学术界、出版界、公众、媒体引起广泛反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霍金现象”的表现、特点和原因,并由......
我国目前存在着许多科学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播优势,但是同时缺点也与之并存,并且由某些原因造成的传播劣势......
近年来,历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均显示:科学纪录片不仅是中国进行有效全民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堪称当代中国科学传播的主力......
为提高常州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江苏省常州市科协深化与常州电视台合作,开辟以科学百科、生活窍门、健康常识为重点的......
去年,中国科协公布了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每1000个中国人中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而早在1990年,......
自从1990年中国将美国和欧洲的对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Vrdercfar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方法和对公民科学素养(Pub......
试图整合基本文化信仰与科学世界观的努力呼唤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这个领域可以引起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科......
编者按:rn公众科学素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涵,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 基础.大力开展城市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
“吸烟会导致肺癌吗”;rn“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吗”……上述测试题是出自中国科协日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公众科学素养专项调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当前要求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一片呼声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科学普及不应该仅仅普及科学知识,更应该增强科学精......
[摘要] “理解科学”是时代提出的崭新课题,科普工作者和大众传媒都承担着庄严的使命与责任,要切实肩负起推进科学普及、提高全民族......
当前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在于,从以往唯科学、唯技术的导向走向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导向,重点传播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
...
不久前,上海市发布了一项市民人文素养调查报告。在不同年龄段市民中,90后的人文素养得分最高。在老人意外摔倒的选项中,大多数9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略部署,广大......
在广义上的科普发展到科学传播的阶段,对公众需要了解什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都更加关注了,从而对公又科学素养的了解也经历着......
公众科学素养是培植公民良好参与意识的基础,而且直接决定了公民参与能力的高低。公众科学素养会影响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
针对重庆市长寿区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活动状况,阐述了提升长寿区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提出科学教育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基石,营造崇......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上关于公众科学素养概念与内涵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讨论,本文有关科学......
自1990年开始,我国先后共进行了8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测评,测评方法一直采用美国的米勒体系。米勒体系作为世界各国科学素养测评的重......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从知识教育走向素质培养,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重视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2000年以后我国课改新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