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反思高中物理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同时要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可如何才能紧扣新课程标准,变被动的死记硬背为主动地探究学习,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呢?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教学,参与课堂,并同时获得知识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学习小组就是非常好的措施.在提倡探究式教学的同时加入学习小组的辅助可以让学生更有效的分享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只需顺势引导即可事半功倍,让课堂“活”起来.如何以学习小组推进探究式教学呢?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在不改变教室整体布局的基础上,以原先六列七排进行划分,根据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进行合理搭配,每组4至6人,以便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能展开充分积极讨论,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每个小组都会配备组长和纪律管理员协调好组内的讨论氛围.以轮换发言作为基本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视问题,积极分析问题,交流看法,获得掌控课堂的机会.每次需要发言的学生整合小组内部观点及解题思路,确保发言时有话可说,目标明确,观点鲜明.
2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会面临几种情况:(1)较为优异的班级,会有部分学生主动分析(2)较为普通的班几乎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回答,就算回答也多是支支吾吾;(3)学生不经思考便胡乱回答,扰乱其他学生的思考.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不同,学生在探索问题起始阶段都是愿意去独立分析和解决的,但是不同人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不同,思考所需时间也不同,使得大部分思维效率低的学生在单独面对了多次的思维挫败之后就不愿再去主动思考而是等着其他学生或教师的陈述.这样的课堂就算是以问题引领为主线,也是浮于表象,不能真正称之谓有效课堂.
学习小组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在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将各自的观点或表述或补充,既不缺乏独立的思考,又融合了集体的智慧.原先不愿思考的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不用担心在课堂上因为说错而懊恼,他可以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汲取其他同学的思维闪光点,在不断地讨论中让枯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探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表象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能力.
3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有了生机,但动起来是否有效,还要看学生如何说.学生的说在于两方面:
第一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要说出自身的观点让其他组员信服,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就触发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说出的观点不被其他组员接受,要面对其他组员的反驳并与之辩解,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分歧耐心接受的心态还能让他们在辩解中对问题的本质进一步挖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的全面,思维得到升华,随之而来的想要解决问题的热情就得到了激发,让他们感受到每一节课都是有兴奋点的,都是可以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教师的讲解而已.
第二是学生向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阐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小组的发言人,对学生而言这是一项代表集体智慧的演说,也是自身能力在全班的展示.这样的方式不但避免了教师在随机提问中遇到的诸多尴尬场面,还提高了教学时间的有效性.学生的观点无论是否全面都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共鸣,并无形中触发了其他学生积极的对比自身的观点,加强了课堂中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学生说出想法和阐明观点的同时促使学生将问题主动暴露,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学生除了在课上能够独立思考外,更多的是在讨论中调整了对知识的整体认识,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强化,形成对问题分析和把握的惯性,这是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所不能达到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总结就可以让这节课达到预期.
4 让学生走上讲台
教师的阵地在讲台,很少会让学生占领.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轻松的走下讲台,为学生让出一片天地,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思考之后更有自信的走上讲台.教师除了让学生在新授课中板演例题,在习题课的讲解中,还要鼓励学生在讲台上以教师的姿态给其他同学讲解问题.凡是能够通过流利的语言将问题要点剖析清楚并条理分明的表述出来,其实就是意味着学生对此问题已经了如指掌,深入掌握了.这样的课堂比起单一的教师引导解析要高效充实的多.当然,在学生的讲解中,教师不用期望学生讲的面面俱到,因为教师仍然是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在学生犯错时鼓励其他同学纠错,在学生有所疏漏时及时补充,让整节课能够在有序的讨论中得到升华.这样的课堂教师不用讲太多,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意识到了学习在于不断地攻克难题,培养了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有信心面对新的问题.
课堂上,没有思维碰撞是不深刻的,没有激情的辩论是不精彩的,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完整的.现在提倡的探究式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小组的应用让探究式教学变得更加丰满而富有成效.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在不改变教室整体布局的基础上,以原先六列七排进行划分,根据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进行合理搭配,每组4至6人,以便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能展开充分积极讨论,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每个小组都会配备组长和纪律管理员协调好组内的讨论氛围.以轮换发言作为基本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视问题,积极分析问题,交流看法,获得掌控课堂的机会.每次需要发言的学生整合小组内部观点及解题思路,确保发言时有话可说,目标明确,观点鲜明.
2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会面临几种情况:(1)较为优异的班级,会有部分学生主动分析(2)较为普通的班几乎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回答,就算回答也多是支支吾吾;(3)学生不经思考便胡乱回答,扰乱其他学生的思考.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不同,学生在探索问题起始阶段都是愿意去独立分析和解决的,但是不同人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不同,思考所需时间也不同,使得大部分思维效率低的学生在单独面对了多次的思维挫败之后就不愿再去主动思考而是等着其他学生或教师的陈述.这样的课堂就算是以问题引领为主线,也是浮于表象,不能真正称之谓有效课堂.
学习小组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在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将各自的观点或表述或补充,既不缺乏独立的思考,又融合了集体的智慧.原先不愿思考的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不用担心在课堂上因为说错而懊恼,他可以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汲取其他同学的思维闪光点,在不断地讨论中让枯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探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表象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能力.
3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有了生机,但动起来是否有效,还要看学生如何说.学生的说在于两方面:
第一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要说出自身的观点让其他组员信服,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就触发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说出的观点不被其他组员接受,要面对其他组员的反驳并与之辩解,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分歧耐心接受的心态还能让他们在辩解中对问题的本质进一步挖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的全面,思维得到升华,随之而来的想要解决问题的热情就得到了激发,让他们感受到每一节课都是有兴奋点的,都是可以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教师的讲解而已.
第二是学生向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阐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小组的发言人,对学生而言这是一项代表集体智慧的演说,也是自身能力在全班的展示.这样的方式不但避免了教师在随机提问中遇到的诸多尴尬场面,还提高了教学时间的有效性.学生的观点无论是否全面都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共鸣,并无形中触发了其他学生积极的对比自身的观点,加强了课堂中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学生说出想法和阐明观点的同时促使学生将问题主动暴露,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学生除了在课上能够独立思考外,更多的是在讨论中调整了对知识的整体认识,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强化,形成对问题分析和把握的惯性,这是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所不能达到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总结就可以让这节课达到预期.
4 让学生走上讲台
教师的阵地在讲台,很少会让学生占领.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轻松的走下讲台,为学生让出一片天地,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思考之后更有自信的走上讲台.教师除了让学生在新授课中板演例题,在习题课的讲解中,还要鼓励学生在讲台上以教师的姿态给其他同学讲解问题.凡是能够通过流利的语言将问题要点剖析清楚并条理分明的表述出来,其实就是意味着学生对此问题已经了如指掌,深入掌握了.这样的课堂比起单一的教师引导解析要高效充实的多.当然,在学生的讲解中,教师不用期望学生讲的面面俱到,因为教师仍然是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在学生犯错时鼓励其他同学纠错,在学生有所疏漏时及时补充,让整节课能够在有序的讨论中得到升华.这样的课堂教师不用讲太多,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意识到了学习在于不断地攻克难题,培养了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有信心面对新的问题.
课堂上,没有思维碰撞是不深刻的,没有激情的辩论是不精彩的,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完整的.现在提倡的探究式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小组的应用让探究式教学变得更加丰满而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