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愈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注重课本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在内容上,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与社会、日常生活、学习相联系;在方法上,要注重创新、探索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
  1 生活实际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
  初中物理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也需要教学生活化与实践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需要教学生活化与实践化.一方面,将生活实际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实践化的过程,可以丰富老师的教学方法,解除教学的思维定势,让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让老师更好的授之以渔.
  1.1 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关注度并不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更是关注甚少.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理论学习,很少有时间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枯燥、单一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无法提高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实践的机会,注重将生活实践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让学生能够挖掘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契合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了一个相对轻松、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消除课堂中的拘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往往思维更加活跃,敢于去探索与发现问题,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挖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在创新中解决问题.
  1.3 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学生没有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习主动性不够,主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来学习.生活实际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老师和学生的思维都得以解放,让课堂学习变成一种享受,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1.4 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
  沉闷的教学氛围,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氛围往往能让学生与老师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解放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实际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温暖与呵护,去除学习中的情绪化,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氛围,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都更为轻松愉快,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方法
  将生活实际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习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在相对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从重理论到重实践,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学习更多的科学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2.1 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地观察与学习,已经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已经对事物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学生在接触物理教学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并不是对物理知识一无所知的;物理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通过老师对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一味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两者之间具有相互的作用,实践教学让学生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
  2.2 丰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往往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以及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学生一旦遇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时,就变得束手无策,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知识的增加不能与学生能力的提升成正比,学生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其实,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学中应该做到扎根现实,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终归宿,教学中要做到贴近生活,发掘生活知识与教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动力源泉.
  2.3 给学生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是学生成长赖以生存的条件.老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不要为了考试而作业,而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业,应该摆脱原有观念的束缚,由专制走向自由,由独立走向协作,由题海走向活跃,更加注重个性化、实践化、生活化.
  2.4 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学习潜力、思维方式、情感范围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动机、思维活跃程度等方面也会有所差异.因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选取的学习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观看影片、社会实践、图表教学等,更为生动形象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综合观察,活跃学生思维方式.
  初中物理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需要教学生活化与实践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需要教学生活化与实践化.贴近生活、回归生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它需要每一个老师不断探索,将生活实际运用到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是物理学科发展和培养物理专业人才的沃土,是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良方.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真正联系起来,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理解到物理知识对生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与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以及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之后,深感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由于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学生建立的知识网络里存在诸多科学性的错误,不利于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知识网络结构,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高中物理教学走出各种误区.为此,略举两例,与同行们做一些探讨.  误区一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是7.9 km/s  在讲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教材使用多了一个新理念,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的变化显然是明显的,传统教学中唯教材马首是瞻的情形不再,在教师面前打开的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物理空间.问题在于,当教师面前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时,教师却时不时会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这与将学生一下子放到一个探究空间时,学生表现也有些无所适从是一个道理),“用教材教”成为一个颇具价值的研究问题,且解决的困难不小.事实
在卫星变轨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判断两轨道切点处线速度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大小的问题.例如:如图1所示,某卫星在圆轨道1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接收到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需要攀爬到更高的圆轨道3做匀速圆周运动,中间要经过一个过渡椭圆轨道2.问:(1)在切点A处,卫星需要加速还是减速?(2)在切点A处,速度变化前后,“向心加速度”是否改变?(在高中阶段,我们假设加速时间很短,卫星沿切线方向加速很短的距离之后即关
首先要说的是,此“面积”并非彼面积,这里所说的“面积”是指物理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  物理图象中的“面积”有着非常丰富的物理内涵,正确理解不同物理图象中“面积”的物理含义,不仅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求解各类物理问题、尤其是一些疑难问题.为此,广大师生对物理图象中的“面积”必须高度重视.  物理图象中“面积”的物理含义是由纵、横两轴物理量的乘积及相应物理公式决定的.  例如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物理过程多数是可逆的,据此,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利用逆向思维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既然电可以生磁,为什么磁不可以生电?经过10年的研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拉第把电与磁长期分立的两种现象最后联系在一起,提示出电与磁的本质联系,找到了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方法:两种能量可以通过磁场进行相互转化.由此可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汽车明明在前进,而我们看到车轮却是在“倒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们从下面这个题目给以解释:  例题放映电影时,看到影片中一辆马车从静止起动,逐渐加快.在某一时刻车轮开始倒转.已知电影放映机的速率为每秒30幅画面,车轮的半径是0.6米,有12根辐条.则车轮开始倒转时马车的瞬时速度是[CD#3]米/秒.  解析车轮有12根辐条,所以两辐条之间的夹角为π/6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指定义某一物理量时采取比值的形式,即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另一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得到的比值定义为某一物理量的方法.初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物理量是用比值法定义的,例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电功率等.在这些物理量定义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过程中,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某一些物理量的因素不变(即取其中一个物理量为单位量的大小),用另一些物理来决定它的大小来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课程标准对这个概念的要求不高,但是学生对质量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却缺乏感性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由于其原理的特殊性,它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学生对此感到有些困惑.为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两点:一是用学生熟悉的情景来引入质量概念;二是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构建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在学习初中物理(鲁科版)第十一章《热和能》第五节“热机”时,有一个“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演示实验,课本上的实验是这样的(如图1):在试管里放适量的水后夹在铁架台上,然后用软木塞或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点燃酒精灯对水加热,当水沸腾后,试管塞会突然被喷出(如图2),同时试管里的热水也会被喷出,危险性较大.虽然有的把试管底部缠上了铁丝网,有的在器材和学生间挡上了玻璃板,可沸腾的水猛烈喷出时仍然让人担心,如果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