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e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层教学,是教学中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所遵循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是有个性差异和智能差异的。特别是进入初中后,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课改实验中,我县课题组提出的“分层教学法”正是顺应了改革的热潮,遵循了教育发展的原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按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为几个层次,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进行教学。所以分层教学不仅对学生分层,还要对目标分层、施教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让各层次学生在适度、愉快的气氛中得到最佳发展。本文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模式
  1.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如何分层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向学生宣传分层教学法的目的,做好思想工作。其次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征、智力因素等作深入调查,结合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组(或分得更细),A组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组是中等成绩的学生,C组是学有余力的学生。A、B、C三组学生比例依次为1:2:1。各组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每组可由1名A组学生,2名B组学生,1名C组学生组成),分好层次后,全体学生就会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按学生的学习状况,再作适度调整。这样既便于分层施教,也使每位学生都充满信心,懂得只有时时刻刻努力学习,才能得到进步和提高,最终达到A组逐步减少,B、C组不断壮大的目的。
  2.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制定出有层次的目标:A组学生达到基础目标,即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B组学生达到提高目标,即新课标中所有的教学要求;C组学生达到高层次的目标,即略高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这样不致于让学困生失去学习信心,学优生也有发展空间,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施教分层
  施教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依据。现在的新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添加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卡通图片,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他们的视野。有较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也很有特色: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和复杂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课后习题的编排也是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有全体学生都能完成的“知识技能、数学理解”,也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的“联系拓广”,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课堂提问分层对于A组学生应设置简单的形象记忆性问题;B组学生设置抽象理解性问题;C组学生设置知识拓展性问题。这三个层次问题之间要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链。
  (2)课堂练习可分为两个层次:达标性练习和提高性练习,达标性练习要求全体学生都做,提高性练习鼓励B组学生选做,C组学生全做。
  (3)作业分层: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做作业来巩固。布置多层次的作业可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避免抄袭作业等现象发生。因此,作业要适量,将基础题、中档题、提高题分别配给A、B、C三组学生做。
  4.教学评价分层
  在分层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各章节的学习任务。为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命题时可将一份试题分为A卷、B卷和附加题三部分,A卷让A组学生完成,B卷让B、C组学生完成,附加题为综合应用题,让C组学生选做。命题时也可同卷同考不同目标,目标可视班级具体情况而定。如A组学生要求达到65分以上(卷面分100分),B组学生要求达到75分以上,C组学生要求达到85分以上。为激励学生们不断进步,每次对单元测验成绩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要给予关爱,帮助提高,使其重燃希望之光。
  二、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1.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施分层教学不仅给各层面的学生学习与表现的机会,而且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由于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落后的心理,提高了兴趣。
  2.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少,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施分层教学,课堂上为各类学生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显然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3.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育忽视了全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结果导致一些学生落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几年的分层教学实践中,学生成绩变化非常明显,实验班与平行的非实验班比较,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真正做到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厌学和辍学现象得到解决,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
  4.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过去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偏爱优等生,歧视学困生。实施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参差不齐的矛盾,消除了“学困生吃不了,学优生吃不饱”的弊端。转变了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在分层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们的自身素质。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学术的成就、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功效,离不开求特求异的思维能力。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在生活与工作中,每个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由于自身经验教训、思考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是发散思维能力在现实生活的生动表现。教育学认为
众所周知,阅读古典名著可以快速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现状非常令人担忧。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骨干教师,笔者对“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少得可怜,每周课外阅读7个小时以上的初一占比为7.23%、初二占比为11.25%、初三占比为2.17%。  本来可让学生爱不释手的古典名著,为何从学生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了呢?原因很简单,如今学校领导注
多媒体教学有直观、鲜明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也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中,教学课件给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一些新的气息,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它也带来传统课堂教学不曾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觉得概念多,公式难,又抽象,不容易理解,学生将书读来读去后读不懂,索性就不愿意去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能有把抽象的概念变
基于对总复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被重视的原因是相同的,就是教师对总复习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教版对总复习的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说总复习要做两件事:“理”和“练”。  “理”是指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纵横交错的知识网。数学知识就像一个一个链环,学习时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复习时却可以一个一个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虽然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充分重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越强,主要学科的成绩也就越优秀。此外,阅读更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提出来与广大同行探讨。  一、当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复习的重要性,孔子就用“温故而知新”来教育他的学生,艾宾浩斯也研究了人类的记忆规律,可见复习的重要性。初中数学的总复习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更显重要,因为学生们面临第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同学们中考的成败。既然初中总复习如此重要,那么教师掌握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的方法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谓有效性是指:1.有效果,指对教学过程达到预
怎样提高九年级复习课的效率,进行有效地复习,如何让学生从繁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在2012年3月份在某地农村中学听了一堂九年级复习课,体会颇深。  一、课堂教学片段  一开始,教师出示小黑板两道题:  例1 计算+.  例2 解方程:=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做(代表共性错误)。  共性错误(1):例1学生去掉分母。  共性错误(2):例2学
课改以推动学生综合而科学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这也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能突出其在基础性与实践性、发展性上的优势,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培养目标。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是直接影响学生实现数学思维跨越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以师生互动为组织形式,学生通过听课、做题、回答等环节来汲取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储备。因此,数学教师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怎么样上一堂高效而优质的数学课。  一、转
在新课标中已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为“四个基本”,也就是基本的活动经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的思想方法。这已经说明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现阶段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忽视了思想方法的培养,这使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教学改革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教学,这对提高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7页中先给出了建立数学模型思想的地位: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接着又给出了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最后指出上述过程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