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西渐相关论文
希望和建议王树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人需要陶铸一个美好的让公众喜爱的个性,一个学术刊物也是这样,只有具有这样个性的刊物,才有......
作为中学西渐最直观的呈现,18世纪德意志耶稣会兴起的“中国主题演剧热”与源自法译本《赵氏孤儿》的“中国戏剧热”不同,具有很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唐诗在欧洲的翻译与改写,李白及其作品对德语文坛造成了很大影响,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形象.黑塞的小说《克......
一、中学西渐的时代背景 16—18世纪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和大转折时期。西方经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艺复兴和产业革......
[目的/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我国开展“中学西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系统工程。梳理和探索图书馆·......
[研究意义]17~18世纪由于“中学西渐”在欧洲的发展,中国文化也成为西方近代文化形成重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中国风”设计的追溯......
眼下,儒学热乃至国学热正呈继续升温之势,而数百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意味着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重新踏上了周游列国之......
莱布尼茨(G·W·F·vonLeibniz,1646—1716年)是17—18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力学家、神学家和史学家。他是上承希腊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莱布尼茨......
在近代中学西渐历程中,陈李同最先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陈李同的贡......
世界博览会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最直观的场所,因此,中国参加世博会是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在通过世博会改变世界对中国认知的同时,中......
本文以“新传统主义”为思想进路,以“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作为“新传统主义”的思想理路与理......
文化的交流常常是双向的,但不一定是均衡的。16至18世纪曾出现的“中学西渐”,对当时欧洲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以前研究的......
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载体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是缓慢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分别研究中学西渐的历史涵义、时......
陈季同以超越了同代人的视角,努力用自己的作品构建中西文化的对话平台,其远见卓识令人敬佩.以今人的眼光来看,陈季同当时对中国的......
阎宗临是上世纪 3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执教于国内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他在三、四十年代发表的论著中,"以人为本"论文化,把中世纪看......
辜鸿铭,作为清末民初的一位杰出的文化大师,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的思想影响跨越20世纪......
寻找民族开放的足迹———评《中华开放史》●杨正光由冯天瑜、毛磊主持撰写的《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从文化学与历史学......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第 一,从纵向看,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共 同推动的;第二,从横向看,人类不同......
在近代中学西渐历程中,陈季同最先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陈季同的贡......
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是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海外版权代理人是将作品和出版商紧密相联的纽带。海外版权代理人的缺失不仅严......
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不断冲突、交融与整合的特殊历史阶段,以马礼逊、理雅各等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一方面肇始了以英语为媒介向中国......
美国青年政治理论家Leigh Jenco的学术新著《变法》,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辩论作为"向他者学习"的一种典范,由此对西方理论如何克......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西渐”进程中的一个醒目路标。......
本文试图从“中学西渐”的视角来考察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文章认为,从16世纪末开始的四个世纪以来,......
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大变革为背景,对辜鸿铭通过中西文明的比较,向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并向西方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推动中学......
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有着特殊的敏锐感受与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华裔学者叶维廉便是这一领域的较早开拓者并......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本文就目前社会所经历的深刻的人文危机,从现象到本质渐次剖析并得出结论:曾经辉煌的“中学西渐”必将再......
中国文化远在16世纪末已传到巴西,至今在巴西仍可找到诸多中国文化遗存以及巴西人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浪漫主义的中国根源>证实:中国的园林(建筑)观或审美观在16~18世纪推进并促成了欧洲的"浪漫主义转向".其间,坦普尔和钱伯斯虽是两......
【正】 一在整个古代和中世纪,中国的科学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占有一席非常光辉的地位,在许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
鸦片战争前夕,伴随着基督教新教大规模东进,传教士在向中国介绍西学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语为媒介向西方介绍中学.传教士向西......
“中国梦”不是沉睡的梦,更不是昏睡的梦。“中国梦”以言人人殊的话题新解国家发展战略,是主动设置了富有意蕴的议题,易于赢得广泛关......
<正>在21世纪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中国出版业凭借其文化产品的普及力、影响力和深刻度等特性,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
本文对中学西渐的历史线索进行了系统梳理 ,对各时期需要研究的课题及总的课题作了构想。其中提出了中国的非攻击性礼仪之邦形象、......
法国学者对中学西渐的研究(专著部分下)耿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是欧洲-18世纪末一18世纪初极其多才多艺的学者,其学术涉及到了数学、哲学、逻......
法国学者近年来对中学西渐的研究(专著部分上)耿中国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和希腊──罗马文......
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
"中学西渐"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17-18世纪法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为切入点来论述法国传教士在"中学西渐......
“四书”是最早被译为欧洲文字的中国典籍,也是最早向欧洲学者系统展示孔孟学说的古典文献。“四书”西行结束了欧洲单纯通过游记......
岭南木鱼书《花笺记》虽有“第八才子书”之美誉,但由于中国古代不重视俗文学的学术传统,此作长期未引起学界重视。其早期版本多流......
17世纪末期,法籍耶稣会士来华,因传教、外交的职责与在中国生存的需要而潜心学习满文。在华期间,法籍耶稣会士就满文法文献进行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