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相关论文
自1994年陈思和发表《民间的浮沉》和《民间的还原》,将“民间”话语引入当代文学史研究及文学批评界以来,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经历了......
1927-2017, 这是建军 90 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这是军旅作家的冲天激情,这是气吞山河的文学作品。 中国......
大家好,我是张翎,我想以一个小故事引出今天我的主题。 在2007年10月的某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个小区里面,走进来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手......
由河北省委宣传部、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河北省作家协会和《文艺争鸣》杂志社共同举办的“......
多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被作为大学教材来编写的,它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承担着论证国家意识形态合法性的任务。文学史的写作由此形......
陈思和教授新近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一部特意为高等学校教学而设计的普及型教程 ,其读者大致预定为全......
<正> 20世纪是批评的时代。批评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作为文学批评的当代文学史研究同样面临着创新问题。如何创新、创新与规范之关......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我并不认为鲁迅有多么高深的思想,应该说,他是一个对中国社会有深刻体验、......
日前 ,由孙景尧、陈思和、谢天振诸位教授倡议 ,上海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创设了一个“博士沙龙” ,这一设想旨在为本专业的博士生提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到来,迎合大众口味的大众文学逐渐取代了以往高雅的严肃文学。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文学批评本身也朝大......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巴老,你知道吗?人生,真有很多事不能如己心愿。尽管,你再三说不喜欢过生日,可是年年,你的生日过得最张扬。甚至,人们把这一天称为“中国......
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的创始人,贾植芳先生一声致力于纯粹氛围和与实践棚结合的学术思想:作为贾先生嫡传弟子,今天复旦大......
与范小青约采访是在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的新闻发布会上,此奖由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设立,范小青是施耐庵文学奖提名委员会主席,特地从......
对话教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学主题之一,支撑着学校教学领域。而与其它学科相較而言,语文的对话教学更为重要。陈思和先生认为语......
革命话语与启蒙话语的碰撞是《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特征。两种话语的碰撞并非来自期刊本身,而是来自它与当时著名思想家李泽厚、......
摘 要:20世纪80年代,陈思和提出“现代文学整体观”这一概念,主张从理论上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这一观点提出后,在相当......
本文主要以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为研究文......
民间领域一直是个人自由生长和独立言说的摇篮.上世纪九十年代,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对“民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阐释.......
1994年陈思和先生提出"民间"概念,"民间"这一概念波及整个思想与文化界,并成为许多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重新审视这一概念时,我们发现......
2012年的春节前夕,我坐在音乐厅大剧场的第三排听陕西老腔。这已经是陕西老腔第三次到我所在的城市演出,我却是第一次听。一群年长......
两把劣质挂锁,逆转了人质和绑匪的人生之轮。童翘楚是上海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11年9月22日下午,他在办公室里接到一......
陈思和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评论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巴金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每个......
余华的富有争议性是“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一个挑战。洪子诚和陈思和著的余华书写是两种代表性的“历史化”方式。从“一体化”到......
黄发有:2000年在华东大酒店,我和您有一次深入的交流,当时您说您非常看重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三重使命与责任,即文学教育、文学研究......
胡风1955-1979年的诗歌创作,当下文坛称之为“潜在写作”。“潜在写作”是陈思和先生最早提出来的。陈先生说:“潜在写作”“是指那些......
贾植芳先生去世后,我拟就一副挽联来总结先生一生的成就,先在祭奠上用过一次,后几经朋友的斟酌修改,定稿为:从胡风追鲁迅,冷眉横世热肠扶......
期刊
《海藻集》是陈思和教授的一部编年体文集,尽管只辑录了作者数年间的文字,但从中却可看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变动不居的时代的思考......
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每天能用1小时阅读课外书的不到15%,能够阅读半小时的学生也没有超过30%。如果把范围缩小到经典,那比例更小得......
陈骏涛(以下简称"陈"):2016年1月,拙作《论编拾零》(《闽籍学者文丛》之一)编定,需要有一个序言,主编建议最好以一篇"访谈"或"对话"代序。"访谈......
“重写文学史”已经成为众声喧哗的话语“运动”。它夸张的氛围,骇人的规模,以及经久不衰的活力均确凿、无奈地表明:当代文学史无论是......
<正>这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一本文学评论选。经历了世界、社会和文学的持续巨变以后,再重读这些文章,真是不由得要感慨人世的叵测和无......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与世界文学"国际研讨会上,著名文学批评家陈思和指出,"在文坛逐渐老化的当下,70后、80后的作家们被排除在主流文......
陈思和继1988年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命题后,近期又发表题为《试论“五四”新文学的先锋性》的长篇论文,文中为“重写文学史”追加了......
文章通过对学术界推崇又被各高校普遍采用的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中肯评析,指出其学术思想虽深刻而教学体系欠完善,提......
通过对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陈思和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民间"概念的理解,勾勒了"民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重新审视了它在中......
如何扩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寻找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为目前许多研究者所关注,为此,本刊编发一组文章,拟从大学中文学科......
陈思和教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者,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他所具有的重要而独特的学术思想,在于他的包括学术研究、学术......
陈思和论“民间的浮沉”《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推出陈思和的理论文章《民间的浮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的复杂关系提出了......
一、作为教育理念的“细读”二○○二年,《文汇报》以“原典精读”为重点,聚焦陈思和教授在复旦中文系所倡导的文学教育革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