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五世》相关论文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兰开斯特王朝四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一部重要的历史剧作。文本塑造了一个从放纵欲望到节制......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作《亨利五世》引发了后代学者对立的批评观点。该剧作的两部重要电影改编作品,劳伦斯·奥利弗在1944年时值二战......
作为莎士比亚历史剧名作,《亨利五世》以跌宕起伏的历史叙事动作成功塑造了中世纪理想君王的典范,同时隐射出文艺复兴时期不列颠国......
莎士比亚历史剧诞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时值英国社会步入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国力昌盛,文化繁荣。伴随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日益高......
《亨利五世》中英王对法国的征服不仅体现在空间上,也在强娶法国公主凯瑟琳的言语行为中得到寓意深刻的象征性表征。此时作为国家......
《亨利五世》是一部莎士比亚早期的著名历史剧,脱胎于英国中世纪史学家霍林斯赫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中所记载的......
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最明显的重写形式。翻译作为对原文的重写受到译者本身、意识形态以及主流诗学因素的制约。莎士比亚历史剧《亨......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34岁左右时塑造的一个理想的英国国王,属于他第一时期的作品。亨利五世是英格兰兰开斯特王朝国王,亨利四世之......
学界重视早期现代文学的爱尔兰与英格兰关系问题,却忽视在历史语境中研究莎剧《亨利五世》的流散议题。从爱尔兰战争语境出发,发现......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作《亨利五世》引发了后代学者对立的批评观点。该剧作的两部重要电影改编作品,劳伦斯·奥利弗在1944年时值二战......
莎剧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生命力的延续与翻译不无关系,而国内对莎剧翻译研究相对薄弱,对历史剧的翻译研究更为鲜有。本文以功能目的......
《亨利五世》蕴藏的宗教预表论和政治地图学看似毫不相干,实则共同建构了百年战争期间英格兰权力想象这一至关重要的时代主题。据......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今年携“王与国”三部曲来华,掀起了不小的热潮。许多观众因为从“空王冠”中熟悉了由男神“抖森”扮演的亨利......
在以往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中,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态度、观念和人生体验等问题很少过问,而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虽然离不开客观现实,但......
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五世》紧紧围绕英法战争的阿金库尔战役展开,全剧笼罩着浓郁的战争气氛。然而,莎士比亚在第一幕第二场却叙述......
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一剧以网球事件开端,以勃艮第斡旋下的英法媾和结束。本文即从这两起外交事件切入,结合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是以戏剧的方式,为享有中世纪英格兰'伟大的国王战士'之誉的亨利五世,谱写的英雄史诗,即戏......
《亨利五世》位列莎士比亚“四大历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以戏剧方式为享有中世纪英格兰“伟大的国王战士”之誉的亨利五世谱写的......
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三题冯钢历史剧作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起点和终点,并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受到评论界格外青睐的喜剧和悲剧......
看这一版《亨利五世》之前,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一方面因为《亨利五世》在莎剧中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特别强的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四十年前我曾写过有关莎剧版本的文章,但这篇文章被当时的“学源社”在由沪迁港途中丢失了,没有机会和读者见面。我现在觉......
形象(Image)是对认知对象(例如,自然物体或者人为创造物)的感官印象、感知或想法,以及语言层面的概念、判断和结论,甚至理论。破碎......
<正>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黎明。在朦胧、灰暗的晨曦里,伟大的盟军舰队以庄严雄伟、令人生畏的气势,在诺曼底的五个进攻海滩外摆开了......
<正> 为了解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行动的“延宕”之谜,许多论者往往从理解他“重整乾坤”的社会意义入手,认为“重整乾坤......
身处盛世的莎士比亚,调集了自己所有的人生经历与横溢才华,在一五九○到一六一二的二十二年内,创作出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以及......
操纵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原文的"重写",是受到特定社会环境下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
在《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温莎的风流娘们》中,莎士比亚刻画了一个胖乎乎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自命不凡却身无分文,他机......
<正> 早期现代英语经历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其语言特色与文艺复兴的思想人文主义息息相关。人文主义提倡“个性解放”,重视人的......
【正】 戏剧作品的语言,和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口语化倾向。由于戏剧作品既是剧作家以书面形式发表的文学作品,......
<正>电影,是唯一一门让我们目睹其诞生以至整个发展过程的艺术。其发展条件与先前的艺术迥异,这使这门艺术显得更为有趣。电影中新......
<正>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文学家、历史剧作家和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七部喜......
<正>引言戏剧文体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关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出现。"这时的论述侧重于纯语言学方向,停留在对戏剧对话......
<正>英国当代莎学家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在其"皇莎版"《莎士比亚全集·亨利五世》导言中开篇即说:"《亨利五世》已成为英......
<正>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与《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圣经典故的运用上。探讨圣经典故在莎剧中的运用,对于我们从......
中世纪儿童在另一个家庭学习礼仪和技能的时期被称为学徒期,学徒与仆人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点,却又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亨利五......
1990年之后的英国电影业呈现出喜忧参半、荣耀与危机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不断出现的英国优秀影片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影坛的突出亮......
【正】 前世界书局发行的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辑版问世,是在生豪去世近两年之后的1946年秋天。他从1935—1944年,用了......
期刊
在他的作品中,字字都是形象;字字都是对照,字字都象白昼和黑夜那样对照鲜明。——雨果:《莎士比亚论》 历来许多莎学批评家都认为莎士......
方重教授翻译的莎士比亚《理查三世》于一九五九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前有他撰写的一篇序文。“文化大革命”中,他毕生搜集......
近年来,大学通识教育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不少高校针对低年级本科生设计了以素质教育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