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公法相关论文
在中西交涉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以夷法治夷”的目的,国际法的输入成为晚清当局的当务之急。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揭......
什么是法治政府?根据儒家思想理论,法治政府就是依法保障人权的仁政。仁政包括善良政府(善政或良政)、廉洁政府(廉政)等内容。国际......
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有其自身的动机,但客观上适应了当时中西双方外交的需要。对于此书,总理衙门基于自身立场,采取了实用主义的、......
国籍法是近代西方法制文明的产物。20世纪初,受国内外移民潮和局势变化以及《万国公法》影响的清政府,以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法律为蓝......
《万国公法》一书,共4卷,计12章231节。第一卷释公法之义,明其本源,提其大要;第二卷论各国自然之权,具体包括自护自主权、法律制定......
关于郑观应的研究,从1921年到2001年,出版了文集两部,论著3部,发表了论文160余篇(含澳门版《纪念郑观应学术研讨会文集》所收论文,......
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和军事侵略,他们也把西方的一些文化观念带到了东亚。19世纪中叶以来......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曾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 ,近些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在甲午战争史的......
由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澳门历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郑观应诞辰......
值留日多年的杭州学者杨际开君新著《清末变法与日本》付梓沪上之际,谨撰数语,以示贺意。 杨君多年来在近史研究园地锲而不舍,......
条约在近代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和熟悉条约是一名外交官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是衡量一个外交官员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火焚圆明园之前,英法联军曾派遣39人的谈判队伍到清廷谈判。但以僧格林沁为主的满人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来使,草菅人命。在英......
在《毛泽东选集》五卷第490页上,毛泽东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国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这对林则徐是最......
“基本权利”是英语fundamental rights的中文表述,其实是一种外来语。既是外来语,不免有不易为中文语境所认识的理解盲点存在。本......
为了国家利益,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它的铁蹄却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为了国家利益,中国人在民族意识支配下,真诚地以日为师,甚至幻......
打开中国近代出版史,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繁忙活动,特别是1860年以后,美国派遣2500名大学生来华传教,千方百计向中国输入西......
西方大学的出版社历史悠久,欧洲主要国家的大学都在16世纪前创立了自己的出版社,世界上最古老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其出版活动始于12......
畅销书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尤其是观念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对近代中国人世界意识兴起的促进,......
在1874年发生的“牡丹社事件”中,关于琉球归属和台湾生蕃地区所属问题,中国主张的“华夷观”和日本倡导的“公法观”进行了激烈的......
19世纪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最早摆脱封建国际秩序,并转入到近代外交体制。日本明治政权极力效法西方列强,追求从“岛上帝国”变为“......
摘要:至19世纪中叶为止,中国一直是以东亚地区为中心的大国。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最初对西方国家的国际法产生兴趣的契机,可以说是从......
的传入是晚清近代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清政府和列强对待的态度反映了朝贡体系与近代国际体系两种国际秩序的冲突.......
丰岛海战也称牙山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序战。在丰岛海战中,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在朝鲜领海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以及其在战争中违反......
明治初年,万国公法成为明治政府外交上的指导思想,以万国公法为原则,日朝关系经历了从传统朝贡体制向条约体制的转变。其中,宫本小一的......
国际法不是一门政治性学科,但它强调国家观念,以及将"君"和"国"明显区分的方法,具有潜在的政治性含义,客观上具有引导20世纪初中国内部......
本文认为,洋务时期随着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迫使下,走进与世界各国对话和交流的行列,也使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有了新的进......
我国清代国际法之一瞥杨泽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16、17世纪,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欧洲形成和发展,而当时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王朝,还是用老眼......
古典词的近代转义主要是通过中西对译实现的。具体情形约有三种:一、境迁义转。即词汇本身的意涵未变,但语境变迁使其所指相对改变,如......
晚清中国对外交涉之道主要体现为国人对万国公法的认识及应用。崔国因对万国公法的认识水准与时代相符,他不过分相信万国公法,但又不......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中一个主动放弃逃生机会而去选择慷慨赴死的维新志士。在历史上能这样为自己选择归宿的人物也是绝无仅有......
康德权利法哲学注重讨论先验理性下私权和公权以及世界公法的存在依据,公法部分主要论国家公权,万国公法,世界法,经由一套严密的先......
《东吴月报》──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是苏州东吴大学于1906年6月创办的《东吴月报》。其创刊号名曰《学俘》,第2期即改......
面对着千古未有之变局和不愿打开的国门再也无法关闭的现实,自19世纪70年代以降,清朝被迫依次在英、美、秘鲁、西班牙、日、德、法、俄、......
【正】 1864年(同治三年),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下属的同文馆,翻译出版了一部《万国公法》.它是我国历史上引进......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国际法的译介和传播以及对外交涉的需要,中国传统的国际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代意义的国际法......
新中国成立前基础教育课程的六次改革1.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新教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开办洋学堂,派遣留学生。......
以丁韪良的《万国公法》发表为肇端,晚清中国学界开始了对西方国际法学说的探讨和中西古今国际格局的比较研究。在儒家文化的和基......
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东扩,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逐步瓦解,长期居于东亚宗藩体制中心的“天朝上国”——中国,也逐步沦落为西方列......
1861-1870年间,是国际法传入中国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自中法《天津条约》签订后传教士进入内地,引发众多教案的第一时期。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