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派相关论文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国学术史的研究渐渐热闹起来。许多一度在历史上处于失语状态的学人逐渐浮出水面。时过境迁,尘埃落定。当......
以现代学术史上的章太炎、胡适和傅斯年为代表,通过分析他们对于“国学”和“国故”的不同含义的指认,揭示近代学术发展不断剥离价......
南社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文学社团,发起人为柳亚子、陈去病和高旭,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南社社员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他......
偶尔听到有人引清人龚自珍语云:灭人之国,必先灭人之史,史亡,则国亡;所以写党史、国史要慎重,“负面事件”不能写,或者尽量少写,如此等等。......
(一)1905-1907年间,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进入了广泛发展的新时期.1905-1907年间,农民群众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近年来,随着近代文化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讨论也颇受学界注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90年代至今,直接研究这一......
有人问《黑白东西》阐述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黑白东西? 水墨黑白,油画黑白。 “‘国粹派’认为只有中国的东西好,‘洋派’认为只......
本文的知识社会史尝试,主要从“学术共同体”理论的角度考察“国粹派”所处的基本历史语境、思想谱系及其成员在学术、政治互动中的......
所谓北京画派是以北京地区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区域集结性的画家群体的总称。旧京画坛的人物画就目前所见到的作品分析,可分为改良派......
“学衡派”是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派别,它与20世纪初期其他文化保守主义———国粹派与东方文化派的思想主张有基本......
曾经在民国学界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晚清学术的传统.无论是从“整理国故”的口号与主张,还是从具体研究......
晚清国粹派是近代中国保守主义的一个派别.其思想主张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假国学,继承其中的精华部分.不反对学习西方,而是强调在......
辛亥革命以前,国粹派提出"用国粹激动种姓"的思想,举办国学讲习会,从国学中挖掘人物事迹、阐发民族大义、弘扬爱国精神,在配合革命宣......
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或许随着文学市场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审美取向的变化,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了.一方......
在文学研究的视阈中,“辛亥革命”似乎并不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既不具有历史转折的标志性,也无法为文学研究提供多少能够延展的话题......
“国学”已经是当代社会不胫而走的名词,但是这个名词在社会上常被误用。有人把读经称为国学,有人把文言文本通称国学,有人把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内涵民主的基因。传统思想文化内涵的价值体系、政治认知与智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
【正】 多年来,提起国粹主义,人们总把它视为近代封建文化残余势力的渊薮而加以否定.其实,国粹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产生,是一种很复杂......
晚清国粹主义述论丁伟志清朝末年国粹主义文化流派的出现,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件引人注目的新事态。鸦片战争以后的大半个世......
<正>晚清时期有一批知名学者,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口号,一边进行学术研究,一边从事政治与文化活动,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影响,......
国粹学派的核心组织国学保存会和南社是20世纪初先后成立的两个文化文学团体,它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运思有很深的联系。因此,国学保......
《国朝文汇》以“国朝实录”自许,具有鲜明的“以文证史”倾向。综观《国朝文汇》,地域历史与地理、礼俗与政教是重要两组选材取向。......
【正】 进入近代,在中西古今的文化交汇中,我国思想文化界存在着融合中西古今,崇西趋新和重在维护传统三种心态的大致分野。在历时......
一作为概念的国粹,其意义在当下是十分含混的。这100多年来,人们通过形塑"国粹"来表达某种企图,进行思考和实践,赋予其公认的普遍......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西方“科学”“民主”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近三十年来颇受学术界的诟病,认为它割断了国学的......
在清末中西文化相互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流程中,“西学源于中学”说曾经影响过晚清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产生过深刻的社会影响.本文......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高级思维活动。特别是议论文,以知识的广度和认知的深度见长,也就是常说的内容充实,见解深......
二十世纪初的陕西画坛活跃着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民国初期中国画的争论中。1933年,在杨虎城、邵力子的支持下,......
【正】从中西文化冲撞和交融的角度看,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显然又是一个交织着理性与情感、追求与反思不断冲突的痛苦而又悲壮的过程......
在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中 ,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要求保存“国粹”的现象。笔者在比较研究中认为两者在具体的历史背景、本质内涵、参......
在世界近代西方民族主义兴起和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要求摆脱外来压迫和追求富强的民族文化思潮。中国近代的中体西用......
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转型与民粹主义胡伟希一.析“民粹主义”事实上,在世界历史上,俄国以外,东方的中国、日本、伊斯兰国家,欧洲的法国、德......
...
晚清国粹派的文化哲学思想平议周德丰在近代中国,从1905年至1912年,围绕著名刊物《国粹学报》集合了一批撰稿人①,他们标举“国粹保存主义”,著......
<正>十九世纪末,西学东渐,洋风拂熙,音乐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东洋西洋的观念意识,技术技法也走上了全新的道路。虽然此时政局动荡不......
清末民初南社内部成立了寒隐社和国学商兑会两个学术社团,体现了清末民初国粹主义的内容转换。寒隐社通过文献的整理,力图建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