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七情相关论文
中国的朱子学自高丽末期传入韩国以来,便受到新兴知识分子的推崇.这一方面是由于它重视道统并“辟异端”的学问特征;另一方面也是......
船山认为人是同时具备生物学和理性层面的善的存在,而包含这两个层面的综合性的人的特性是善的。这种性就像气每天产生、每天形成一......
回顾近十五年来的韩国儒学研究,可知一个好的研究者必须在“脉络化”与“去脉络化”的张力当中准确拿捏,以期彰显其研究对象的多个面......
李退溪在总体上继承朱子理论的同时,以'理气'论'四端七情',提出了'四端七情理气互发说',把'四端七情......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文化和合,德教濡沫。儒学源于中国,而泽被韩国,形成共同的传统文化。加之地域接壤,水陆往来十分方便,文化成就......
朱子心性论在朱子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中心与理的关系问题是其核心问题。朱子认为心与理的关系就是性情体用关系,情由性发,四端即......
<正>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东亚儒学研究是近年来儒学研究领域出现的诸多新的理论动向之一。在东亚思想、东亚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正> 李退溪(1501—1570)为朝鲜李朝朱子学之大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哲学思想,而构成了博大的哲学逻辑结构系统。他的哲学逻辑结......
李退溪(1501-1570),朝鲜卓越的理学家,朱熹理气哲学的追随者及倡导者.他开展了孟子的“德之四端说”,以其为理之发用,因此乃是纯然......
一般认为,韩国理学家李栗谷以"气发理乘"反对李退溪"理发气随",其实在理发、气发的问题上,栗谷的真正思想却与退溪的立场异中有同,......
素有“海东朱子”之称的朝鲜李朝大儒李退溪对朱子之心性论,不仅给予详尽之诠释,且有较重要之发挥与创造。这种发挥与创造依据朱子......
<正> 李退溪,名滉,号退溪,生于朝鲜李朝燕山君七年(公元1501年),卒于宣祖三年(公元1570年)。他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最著名的朱子学......
关于四端七情,中国儒学很少将其联系起来,亦很少探究其间之关系。而此一问题,则是朝鲜儒学一重要问题。如果说,程朱心性论的特点是......
众所周知,中国与韩国是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在历史上儒学作为这一地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学说,在各自国家的社会历史......
<正> 南宋朱熹在福建建阳考亭所创立的闽学,超出福建范围于十四世后成为东方文化的主要表征,它又于近代传入西方,是世界性的学说,......
退溪关于理与气,四端七情,心统性情之说的发展和完善,几乎都是通过与奇明彦的"四端七情之辩"实现的,退溪提出的"四端理发而气随之,......
<正>在此世纪之交和千年交替的双重变奏之际,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机遇、繁荣与衰退、希望与困境错综交织的局面。它既予人类带来莫大......
<正> 14世纪末,李氏朝鲜建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统治,采取了推崇儒学的政策,中国的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哲学,在高丽后期已经传......
李退溪与奇高峰“四端七情”之论辩是朝鲜李朝时期儒学的著名争辩之一,在朝鲜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现有关于国内外退溪......
人心道心说是理学家构建哲学体系的基础,对其不同的诠释将会产生不同的学说理论。本文力图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入手,逐步深入,采取平行......
<正> 中国程朱理学伦理思想是以孔孟儒学伦理思想为核心,吸取佛、道教的伦理思想建立起的以“理”为最高范畴、以“存天理,去人欲......
朝鲜十九世纪的杰出思想家崔汉绮,作为一位后期实学派的代表人物,一方面继承了气哲学思想,并提出了“神气运化论”进行了本体论的......
【正】 尤庵宋时烈(1607-1689)是17世纪韩国性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推尊朱子与栗谷,毕生穷研性理,为朝鲜朝性理学、义理......
1.序论韩国最早体系性的著述朝鲜儒学史的玄相允曾就儒学对韩国社会的消极作用如下列举指出:“慕华思想、家族主义的弊端、等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