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知识分子相关论文
本文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左翼杂志《读书生活》为中心,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梳理、整合,试图考察李公朴、柳湜、艾思奇、夏征农......
欧洲左翼知识分子萨特、安东尼奥尼和罗兰·巴尔特分别于1955、1972和1974年访问中国,并各自留下亲历中国的记录文本。由于政治立......
如今坐在债务危机定时炸弹上的英国保守党,也许有机会拿出自己的“新托利”意识形态,与新左翼知识分子握手言和,坐下来谈谈日渐失控的......
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基于对人类生存完满状态的向往而投身革命,但自我情感方式却与具体的革命实践之间产生了深刻裂隙.在革命理性的召......
大革命失败以后,日益走向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越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唯一真理,并以此审视中国思想界,凡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均视......
刘少奇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作为一名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左翼知......
经朋友指点,读到了闰泉先生发表在《粤海风》2004年第4期的《精神的疾病还是精神的良药》一文,第一感觉便是莫名的惊诧,文章作者竟......
创造社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化王富仁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当然是个重点,但仅仅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五......
20世纪的中国左翼革命是深刻改变了知识分子精神发展向度的重要现象.在革命所昭示的社会正义感和普适的道德原则的影响下,初涉革命......
粤籍史家张荫麟年少已在学界成名,同时对于政治长期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七七"事变前,持费宾社会主义之学说,同情中共,抨击政府对日......
<正>左翼文学在30年代的崛起和兴盛,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相当重要的文学与文化现象。在当时的国家体制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敌视与压......
2013年6月7日-9日,主题为“为生态转型和经济转型而努力”的2013年度纽约全球左翼论坛在位于曼哈顿下城的佩斯大学举行,来自全球的......
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成员中发生了"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的论争。在外部政治话语并未介入的情况下,左翼知识分子自发地形成了否定"......
2011年无疑是全球社会运动集中爆发的一年。前有阿拉伯世界的社会抗议运动,最终导致穆巴拉克与卡扎菲政权的瓦解,余波至今仍在中东世......
<正>20世纪60、70年代是英国左翼知识分子十分活跃的一个时期,他们禀持着一种温情的人道主义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批判的武器,一方......
20世纪20—30年代的左翼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对当时的整个文坛与社会、对40年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史均有深远影响。......
中国自甲午海战之后,传统的士大夫"清议"式微,新式的政论报刊繁兴,现代公共舆论的雏型初现。由于现代早期中国的市民社会发育极不充......
<正>建国初期胡风的困惑和痛苦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一九五○年,胡风与舒芜之间有几次通信,颇值得注意。舒芜在三月的信里,兴奋地向胡......
<正>本文讨论的是1948年香港《大众文艺丛刊》对《论主观》的批判。这次批判,最引人注目,也最让人费解的,是发动批判运动的,竟然是......
<正>建国前夕,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在茅盾所作的《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
士绅在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一直拥有正面的形象。但在20世纪,士绅形象却逐渐蜕变为"土豪劣绅"。文学叙述是士绅形象......
<正>1945年5月,苏联科学院邀请郭沫若与丁西林作为中国科学文化界的代表一起出席苏联科学院建院220周年大会。在获得国民政府批准......
<正>一长征的结束,使得西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随着革命中心向延安的转移,革命文学也被拉入到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和运行轨道。革......
在革命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合法的红色政权延安边区政府的出现,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的本质。对于自由的个性化......
延安文艺的建构实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而1938—1942年基本是在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建构。在中共开放正确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大量左......
自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文艺大众化就是新文学作家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新文学发展的应有之义。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是左翼文......
民粹主义是中国现代革命运动的重要标识,其构成远承中国传统的民本论思想,近受俄国民粹派运动的影响。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民粹......
<正>1950年3月29日,在郭沫若、周扬、老舍、钟敬文等人倡议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这标志着"民间文艺"正式成为一个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