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相关论文
任何时期的科学课程都要与当时的科技发展相适应,在使学生形成有效、合理的科学概念结构体系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新的科技知......
本文以十种《皇朝经世文编》为史料基础,考察近代科学知识自西方输入时,晚清社会民众如何通过对自身文化和认知架构进行调整,从而逐步......
今年是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系一百周年.北大地质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地质学系,诚可谓中国地质教育的第一道曙光.其实,早在北......
本文首先从汉语典籍中挖掘出了多个“科学”用例并对其语义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考察了“科学”在日本的诞生经纬及其由日本传入中国......
上海市格致是中国第一所把自然科学引入基础教育的百年老校.近年来该校以争创“全国绿色学校”和“国际生态学校”为抓手整合学校......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继续,人们对课改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例如,关于科学课程目标,无论是理、化、生分科科学课程还是综合......
晚清早期维新派在向西方探寻救国之方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科技富国裕民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引进观。晚清早期......
格致之学在晚清输入后,其穷理之功逐渐为知识界所认知。19世纪末年,随着新学的兴起,维新人士视自然科学定律为万物公理之体现,以科学之......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
古代中国,尚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格物致知”和“格物穷理”成为中国传统科学的指导思想。至近代,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
本文以九种《皇朝经世文编》为史料依据,考察近代科学知识从西方输入时,晚清社会大众如何进行文化和知识架构的调整,以试图认识近......
10月中旬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等媒体广泛、深入报道了贵州省晴隆县原县委书记姜仕坤的感......
中国传统学术术语“格致”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对科学文化的本土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格致”到......
"科学小说"这一类文学作品在清末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人对"科学"这一词汇内涵的重新领悟。在"科学"出现以前,"格致"这个词基本上指......
人类进行思维的前提之一是形成概念,而概念不能悬浮空际,必须命名,即必须词化,才能进入语用,达成文化运作。故研究一名,即是作一部......
徐渭是我国16世纪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对后世的绘画、书法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大写意花鸟画的鼻祖。然而,......
追求与特色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是一所公办初中。学校以铸师魂、强师资、增内涵为抓手,引导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多层次的专业发展......
《理学杂志》是中国国内最早创办的科学杂志之一。本文详论它的创刊和停刊、宗旨和内容,尤其是介绍和评论了其中有趣的信息和思想......
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主要发生于20世纪初,包括科学概念、科学观念和科学事业等三阶段的本土化。科学概念本土化反映为维新变法......
每次与人谈起教育传统的问题,笔者总是有些羡慕国外的一些学校,几百年如一日般地坚持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用自己雄厚的历史滋润一代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格致在“新散文运动”的研究脉络中,因其修辞之繁复精巧与散文文体实验受到关注。除此以外,作为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青年满族......
梁启超对现代科学的体认经由传统“格致”到一般意义“科学”再到广义“科学”的观念演进历程。在沟通格致与科学 ,厘清“学”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科学"这个词,在中文中诞生,至今刚满百岁,这100年中,它愈走愈红火,成为当今社会传媒中出现频度最高的用语之一。本文考察《......
"科学"一词出现之前,中国传统学术术语"格致"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科学文化东渐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者之间又有本质不同。严......
工业社会的机器生产方式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晚清社会的急遽变化带来了中国广告包装业的现代转变,从探求西方科技的“格物......
清朝康乾年间邹一桂的《小山画谱》,是一部重要的花鸟画专著。邹一桂作为古代花鸟画中以“格致”思想为主线的最后一次高峰,长期以......
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思想与绘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现存最早、流传有绪的宋刊《梅花喜神谱》为案例探索宋人格物思想对花鸟画的影......
虽然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了不少"科学"用例,但它们都不是"science"意义上的"科学"。将"科学"用来对译"science"的用例率先出现在日......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
小学科学教科书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文本,是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编写质量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大量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文化交流和内外同化的过程不断加剧,本土文化和传统意识减弱,在与西方同质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导致了人们......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志士仁人为此前赴后继,探索救国真理。因之,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跌宕起伏,有力地彰显出......
自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制、“科学”取代“格致”以来,特别是五四以后,士大夫如何格物已被遗忘。虽然格致的程序一直被保留在中国画家......
词义处于不断的演变中,作为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语言接触是促成词义演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明末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客观......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自1904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开始设置小学科学课程至今,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