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校相关论文
周诒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青年时期在父亲的支持下先后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学成归来,将先进......
梁实秋(1903—1987),生于北京,1923年8月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4年到上海。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
民国十二年冬初,本校大一级的泰西文化班同学赵恩钜,张明昕二人,现查校内雇役的生活情形,经两个多月始毕事,今由本编辑部整理宣布......
本文从三方面评介童隽先生:生平活动、建筑设计、造园理论。生平活动部分着重介绍童隽先生在清华学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习生活......
一陈衡哲(1890~1976),女,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和西洋史教授,原名陈燕,字乙睇,笔名沙菲,英文名“Soph......
一九二一年,梁实秋有了平生以来的第一份爱情,这时梁实秋已经二十岁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问题是此时的他还在读书,是清华学校里的一名大......
吴宓之名是他在1910年报考清华学校时自己所取。当时他随手拿出石印本《康熙字典》,在某册某页,闭目确指,得一“宓”字,意为安静。......
“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民国时期众多学者名流的口头禅。胡适对朋友古道热肠,经常急人所难,雪中送炭而不图回报,是待人的楷模。 ......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两幅清华学校时期学生绘制的地图,并在2019年展出。本文介绍和分析这两幅地图的内容,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献资料......
1925年初,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创办,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聘为四大导师。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研究院给每位导师请了一位助......
我1942年进西南联大历史系,1946年联大结束离校,距今已近70年。联大以大师众多著称,许多老师不仅学术上成就卓著,人格之高尚尤其令人崇......
记得还是在上大学时,有一次在旧书摊上随便翻检堆在地上的破旧杂书,无意中翻出一册旧书,这就是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妈妈梁思庄是梁启超的小乖乖,也许人们会认为她是生活的宠儿。然而,生活并没有对她特别慷慨,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她青年时代也是短暂......
民国名士中,梁实秋可谓最善吃的一位。别看他平日里仪态万方、风度儒雅,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莫不中节而有道,私下里却对口腹之欲有着超乎......
钟灵毓秀的珠海,地接澳门、水连深圳与香港、背依珠江三角洲,是一座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新型经济特区城市.珠海也是一些近现代著名历......
姓名:赵深(字:渊如,Chao,Shen)rn生卒:1899.10.15-1978.7.16rn籍贯:江苏无锡rn教育背景:(北京)清华学校毕业,1920;(美)宾夕法尼亚......
钟心煊遗像(1892—1961)钟心煊(H.H.Chung,1892~1961),字仲襄,江西南昌人。19l0年由江西高等学堂考入清华学校第二届留美预备班。19......
篮球运动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经过不断的推广传播,逐渐成为20世纪初中国大、中学校体育必修课程的主......
诗人和学者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进入清华学校,“曾以图画冠全级”。他发起成立了有50多人的“美......
1926年年初,在清华学校研究院任导师的梁启超先生,尿中带血的疾患益发严重.家人及亲朋好友极力主张寻求一位中医为其调治.梁先生却......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初名《群书概要》,梁启超著,是根据梁氏1923年起在清华学校的讲义整理的,1925年列为《清华周刊丛书》之一种,由清......
浦江清(1904~1957),江苏松江人。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遗著出版有《浦江清文录》、《浦江清文史杂文录》等......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有一篇文章,是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题目......
清华八年是梁实秋的学术童年,塑造了梁实秋初始期的学术文化心态.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熟起来的梁实秋,在文化立场上表现出中西文化......
曾昭抡,我国化学研究工作开拓者之一.1920年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学习,192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央大......
周培源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和中国力学界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中国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改......
陈之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和外交家,一生游历颇广、著述甚丰.1928年,陈之迈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毕业后赴美国留......
著名教育家、教育史专家郑晓沧(1892~1979),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代宗师。浙江海宁人,191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文科。同年赴美国留学,......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址曾是清代皇家的几处园林遗址.其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最初是利用美国退归......
清华学校的早期学生运动史上,可歌可泣之事不一而足,但牵动过许多人、轰动北京城的同情罢考事件,却迄今鲜有详述.这次事件,不仅使......
从清政府于1898年开办京师大学堂算起,直到1917年的20年间,仿效西方体制建立的中国大学体制,能够冲破重重障碍,从无到有,终于得到社会的......
清华学校是在中国教育系统之外的一所新制留美预备学校,所采用的是美国学制,因而备受“崇洋媚外”的指责。周诒春任校长以后,对清华学......
清华学校于1923年设立德育指导部。该部以积极的辅助指引为理念、以培养完全人格为目标,辅以长兄团、级友制等指导方法,通过演讲集......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保存的第一手资料,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初创......
早期清华图书馆曾几易其名。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相关书籍中 ,对此问题的记载 ,与早期文字档案材料记载出入甚大 ,异议颇多。笔者通......
清华学校具有典型的文化接触地带特征.其倡办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愿望和西方话语之间的冲突与耦合,也反映出在中国现代进程中文化选......
关于今天的报告,我想先从清华大学讲起。一来从清华大学的角度说,非常感谢南开中学长期以来每年都输送很多优秀的学子到清华去。二来......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是一所蜚声海内外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清华学堂也广为人知,但清华学堂的创办人之一,“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