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味象相关论文
宗炳的《画山水序》以从“澄怀味象”“闲居理气”到“卧游”“畅神”富有内在逻辑性的绘画艺术理性思考,超越古典绘画“比德”定式......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散文中的名篇,研究的人也很多.但从“味论”角度研究“故都秋味”的比较鲜见,更无深入探讨.从“澄怀味象”......
"涤除玄览(也作玄鉴)"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一层含义是对"道"的观照作为最高目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认识者的主观条件提出要求,......
摘要 本文从观物取象、澄怀味象和思与境偕这三个古典美学引入到水墨画的审美体验中,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审美体验......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细化阶段,魏晋时期的自然审美观迎来了重大的变革与发展.而这一时期自然审美观的演变则可以从宗炳的《画山水序......
作为首开了我国山水画独创理论的艺术先河,《画山水序》对其后的山水画家独创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其具有广泛的美学和......
中国古代画论借身体范畴来言说理论主张,其本身和古代身体观、身体隐喻、身体美学有千丝万缕联系,探讨画论语言中的身体问题是极富创......
宗炳是一篇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这篇画论体现了“道”这一哲学观点,并首次提出了山水画中的透视问题,提出了“澄怀味象”,并且明......
老子《道德经》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象”是道的体现,我们要从象中去发现道,则必......
“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斗方展”于2004年3月23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共79名,展出作品158件。展览得到了社......
2014年7月12日上午,由中同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同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承办的“澄怀味象——中国艺......
中国油画从借鉴到自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多重意义,也因此具有了如下特征:追求意味悠远,且具有诗化的美;从主观情感......
“澄怀味象”是中国画家对庄子心斋精神的深切体会,“解衣盘礴”则是庄子对艺术创作状态的切实描绘,从中产生了大量与庄子精神关联......
电影文本与电影受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审美的知音关系.中国电影受众对作品的期待与认同,接受与喜爱,往往体现了深层的民族性的文化......
艺术创作本无定法,水墨的表现形式,每个时代各有不同。在当代美术史上,刘国松是现代水墨画的推动者,是中国画革新的代表性画家之一......
10月20日,“深海之灵”——亦云油画展在798传承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是亦云继“神秘园”系列之后在北京举办的第二次个展。她以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进入到了自觉的阶段。具体表现在对道家玄学思想的重视,在审美活动中打上了老庄哲学、美学的烙印,而......
张铭,1978年生于河北省迁安市,1992年师从古泥先生学习书法篆刻,2001年毕业于廊坊师范学院艺术系,2002年就职于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
审美化阅读教学之核心在于文本审美,既是审美就应当确定一定的审美理论作为其审美指针,味象审美理论就可担此大纲。因为味象审美独具......
宗炳是晋宋之际的山水画家、理论家,其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山水画美学观点,对后来绘画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有一枚印章,印文是“心与物游”,大抵也有近期作画重于研究对象的含义,山水画创作中,每有所感,必与某个具体的情境相关,艺术形象往往......
一个在传统里浸淫很深的画家,如何在绘画上继续探索,尤其是在山水画上别开生面,画家金长虹正在走着自己的探索之路。他谈自己的绘......
贾广健艺术简历 贾广健,河北永清县人,1964年1月生。1984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199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4年......
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是艺术欣赏的指导方法。文章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背景,参考老庄玄学和易学思想,尝试阐释了"澄怀""象""......
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山水画的一篇文章,其中不仅包含着对自然美的认识,更在中国绘画史和中国美学史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成立已经11年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下,王文章院长对中国画院提出了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构想,融合中国艺术......
藉“澄怀味象”四字,可以更好地鉴赏中国画家张顺琦的花鸟画。读他的作品,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澄怀味象”一语深厚的艺术蕴涵。首......
“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以虚静空......
"畅神"一词,最早便出现于宗炳的《画山水序》中。他认为"山水质有而趣灵",正是"畅神"的对象。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要达到"畅神"的视觉......
"澄怀味象"是宗炳的画论《画山水序》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蕴含着对自然本体之"道"的深刻探讨,具有独特鲜明的生态审美观与美学价值。......
"澄怀味象"这一重要命题,在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得到阐述。"澄怀"即涤除心灵蒙蔽,保持澄澈胸怀的审美心境,"味象"即观道,是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正>在我国很早就对"言、象、意"关系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这表明古典文论很早就开始对对文本的语言(言)、文本中的意象(象)和......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支山水美学 ,由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和道家的“澄怀味象”发其端。儒家以山水“比德” ,至汉而美感退化......
审美“虚静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理论范畴.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创立于魏晋时代,渊源于先秦哲学;道、儒两家的“虚静......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黄宾虹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美学理论家。在黄宾虹那里,技法与笔墨的运用,是传达心灵与意......
艺术创作是精神层面的劳动,或者说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呈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早期艺术的存在价值首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