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成相关论文
采用浓度为 1.0、2 .0、3.0、4 .0、5 .0、6 .0、7.0、8.0、9.0和 10 .0 μg/ml的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 (ClO2 )溶液分别浸泡草鱼、......
一、实验目的 1.《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尽可能提高实验的启发性、探......
一、器材及试剂400 mL烧杯,150 mL三角烧瓶,100 mL烧杯,NaOH溶液,40%HBr溶液,30%H_2O_2溶液,冰块。二、反应原理2HBr+H_2O_2=Br_2+......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提出对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灵活......
摘 要: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一些体会: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的重要性,教会学生抓概念......
“走进化学世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单元,理所当......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作为依据的学科.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看似简单,但因为是刚刚接触,学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那如何让......
一、确定有机物分子式 1. 直接法 密度(相对密度)→摩尔质量→1 mol物质中各元素原子物质的量→分子式 例1 某有机物6.4克......
2015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融入新的课程理念,体现出遵循考纲、稳中求变、重视基础、强调能力的命题风格。现对2015年龙东......
1 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微观上,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发......
饮茶 许多人有饭后喝一杯热茶的习惯,还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其实并非如此。饭后立即饮茶不仅会冲淡胃液,而且茶碱(茶主要成分之一)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好坏、适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不够重......
一、借助图片、模型和角色扮演,进行辅助教学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
2000年,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皮特里科技楼(Petrie Science Building)的易燃品贮存橱中曾发现一瓶可能含有过氧化物的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