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相关论文
1918年,胡适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个口号,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双潮合一之观”。然而,百年来人们对这个口号......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张豫峰范晓一引言1.1“有”字句是指动词“有”(包括“没有”)作谓语中心词的句子。“有”字句中最典型的格式是“......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基本情况是,有成绩,也有不足。现代虚词研究在分类体系上较之传统虚词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
汉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仓颉造字”虽是一个传说,“敬惜字纸”却是实实在在的传统,但到了鸦片战争,“天朝上国”连......
从汉字音入手尝试改革 中文汉字五千年前就产生了,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更因缺乏一个皇帝提出要“字同音”的规定,所......
本文关注英国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的汉语量词研究问题,通过追溯艾约瑟之前西方汉语量词研究历史、分析艾约瑟的量词研究内容,指出艾......
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文字学者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
字书和辞书,人们通常是在遇到疑难的时候才去翻检而不是用来阅读的。但是如果放一本字书或者辞书在手头,随时打开来读它一段,看看那些......
黎锦熙是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及教育家,他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为我国现当代的语文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选取......
日记,这个听起来过于小儿科的话题似乎不是初中语文教学该讨论的话题。关于怎样写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就做了指导。可是,一般情......
拼音字运动是个总的名称,有一个共同的主张,就是要有一套拼音字母。至于要这套字母做什么用,就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拿来......
摘要 对古汉语中的倒装现象,历来多有分歧,意见相左之说颇多。本文拟从语法和修辞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关于倒装的较为系统全......
现代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曾说过“语文是所谓的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可是,纵观今日的高中课堂,却很少听......
1913年春,20岁的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
【摘要】黎锦熙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不仅在语言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语文教学方......
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20世纪初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之后,投身中国的语言文字改革,参加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处在西方文化强势压迫之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于两大语文运动:“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 ......
<正>初识启先生我认识启先生,还是通过黎锦熙老先生介绍的。一九七四年,系里派给我一个任务,给黎锦熙先生送文件,传达学校的消息。......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文法》)出版于1924年,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白话文语法著作,也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之作......
地方志作为国情和地情的特定载体 ,是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记述一个特定区域内从自然到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地情书。它以客观存在......
摘 要: 黎锦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人物,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当前教育界......
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如果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是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小学”语文教学论专著的话,那么,王......
在风云激荡的斗争岁月,寺庙成了毛泽东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在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中,寺庙成了他开展活动的场所。在1919年底至1920......
清代是我国方志学成熟时期 ,章学诚总前人修志理论经验之大成 ,形成了较完整的方志学理论体系。民国期间是我国方志学理论向现代方......
方志记事包罗万象,有百科全书之喻。它与许多事物、事业和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譬如旅游,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壮游”就与地方志......
以“西学东渐”为内含的世界历史进程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在汉中地域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社会历史文化刻痕......
黎锦熙(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眷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
文章评述黎锦熙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比较文法》、《国语运动史纲》、《字母与注音论丛》、《文字改革论丛》和《〈矛盾论〉......
关于“把”字句,黎锦熙先生最早提出了“提宾说”,认为“把”字将动词的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王力先生则从“把”字结构所表示的语法......
陈昌,1894年7月14日生于广西梧州,8岁随父母回到故乡旧居——湖南浏阳土桥炭坡陈家大屋,17岁考入湖南省立初级师范。翌年,湖南省立初级......
“自动主义”(self-action)教育思潮一度盛行于上个世纪初,是以儿童中心论为核心的,主张自动、自觉地学习,主张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立直而不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达不肆志也。故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
黎锦熙和毛泽东的师生情 黎锦熙先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并且主要从事师范教育。清朝末年,他在15岁时考中秀才,不久考入湖南优级师范......
河北沧州中学语文教师贾培诚在语言学名家黎锦熙教授指导下编写的《实用汉语词典》,把"词的内部结构分析"和"词性"的内容带入到词典之......
真正的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是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开始的。在这本著作中,黎锦熙把连词分成了十类。其中,他把表示假设和条件的连......
黎锦熙先生在研究拼音规划的过程中,灵活处理标准音和方音的关系,客观处理利用汉字和走向拼音的关系,务实处理音节传统拼写法和现......
"改错先于求美,阅读重于写作,日札优于作文。"七十多年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就大力倡导写日记。因为从日记中我们可以再现生活中的风......
《新著国语文法》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以前人们对此书价值和贡献的阐发多着眼于比较宏观的角度和方面。而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