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样,道德也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正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说教、重灌输,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丰富课堂生活。
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发展价值。如果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而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将是虚空的、形式的、无效的。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着力强调对生活的回归,对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的回归。通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把儿童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而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的道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源于生活指的就是,教学时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来自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真实,因而愿意相信;来自儿童自己的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讲述的是平凡的事,儿童会觉得它要求“不高”,切合实际,因而可行。源于生活还要求注意,真实的儿童生活是整体的、综合的,社会、生活、活动、实践、情感和体验等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全息的”。
一、《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家庭生活
我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低年级小朋友刚刚从家庭走向学校,开始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行为规范的养成正处于初级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一些学生家庭中的生活实例与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
例如,在教《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时,我在班级中开展“搜集实物”活动,让学生搜集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照的相片,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相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搜集用过的衣或物。把搜集到的内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可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体验到家庭中的亲情及成长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讨论:家人是怎样关爱你呢?进行真情回放镜头:“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精心呵护。”“每日父母为我做了些什么”。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孩童眼前。在孩童感动之余,让他们提笔写下“亲情悄悄话”。从孩子们真挚的童语中,流露着对家人浓浓的爱意,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实物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孩子们在获得强烈的“被爱”体验的基础上,尽情抒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又如,在教《可爱的家》这一课时,我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课前和家长一起回顾一下家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课堂上在小组里交流,讲讲家中的趣事,并推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有关家庭的点滴资料,其实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感悟。而交流的过程,更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家庭以及同伴的家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游戏和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设计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水到渠成。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校园生活
儿童进了学校,就离不开校园生活。在《春天在哪里》这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一段真实的录像。说来真是偶然,一天中午,由于有事,我没能到教室为学生分午饭,但是就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即班级中最冷漠的学生小王帮助了同学。更巧的是,正在小王为小杨拖去地上呕吐的脏物时,学校的电脑老师为幼儿园拍摄一段小学生活录像而来到了我们一(2)班教室,抢拍下了这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小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他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乐于助人的真心,这样的真情实感难道不能令人感动吗?
新课标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让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社会。学校班级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细胞。我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同学最真实的一面,并为此感动,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由真实的感受,引发的是最真实的情感——“春天指的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知道,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向小王同学学习的,做一个关心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要让美丽的春天一直留在我们一(2)班教室里。”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他们的老师也有了一次真情的感受。
人世间的真情是最美丽的,她的力量是无法预料的。自这堂课之后,我们一(2)班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人有困难,大家来相助!我想:这就是真情的力量,真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它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行为指导实效。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社会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在教《同在蓝天下》一课时,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的有:同在蓝天下,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社会上有哪些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的国家为保障社会安全又组织了哪些专门的网络机构?……这一系列的问题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近社会。因此在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去收集、整理、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大大丰富充实了教学内容,也使孩子们对这看似无边无形的题材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了解。特别是在初步了解了中国十大慈善机构后,进一步对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中国红十字会展开深入了解,其中在交流医疗证的作用时,抓住班中学生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教给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走向社会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使品德教育更有影响力,更具感染力,我还通过采访身边的学生、教师、警察,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的直面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身边学习的榜样,更有力地促使他们自觉自发地融入这个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这样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教学资源,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
生活本身就是儿童成长的“养料”和资源,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验。教学中,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因此,只有将品德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鼓励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实践他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感受、体验、反思、调整、创造和发展他自己的生活,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说教、重灌输,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丰富课堂生活。
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发展价值。如果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而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将是虚空的、形式的、无效的。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着力强调对生活的回归,对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的回归。通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把儿童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而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的道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源于生活指的就是,教学时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来自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真实,因而愿意相信;来自儿童自己的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讲述的是平凡的事,儿童会觉得它要求“不高”,切合实际,因而可行。源于生活还要求注意,真实的儿童生活是整体的、综合的,社会、生活、活动、实践、情感和体验等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全息的”。
一、《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家庭生活
我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低年级小朋友刚刚从家庭走向学校,开始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行为规范的养成正处于初级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一些学生家庭中的生活实例与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
例如,在教《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时,我在班级中开展“搜集实物”活动,让学生搜集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照的相片,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相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搜集用过的衣或物。把搜集到的内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可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体验到家庭中的亲情及成长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讨论:家人是怎样关爱你呢?进行真情回放镜头:“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精心呵护。”“每日父母为我做了些什么”。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孩童眼前。在孩童感动之余,让他们提笔写下“亲情悄悄话”。从孩子们真挚的童语中,流露着对家人浓浓的爱意,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实物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孩子们在获得强烈的“被爱”体验的基础上,尽情抒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又如,在教《可爱的家》这一课时,我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课前和家长一起回顾一下家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课堂上在小组里交流,讲讲家中的趣事,并推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有关家庭的点滴资料,其实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感悟。而交流的过程,更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家庭以及同伴的家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游戏和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设计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水到渠成。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校园生活
儿童进了学校,就离不开校园生活。在《春天在哪里》这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一段真实的录像。说来真是偶然,一天中午,由于有事,我没能到教室为学生分午饭,但是就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即班级中最冷漠的学生小王帮助了同学。更巧的是,正在小王为小杨拖去地上呕吐的脏物时,学校的电脑老师为幼儿园拍摄一段小学生活录像而来到了我们一(2)班教室,抢拍下了这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小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他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乐于助人的真心,这样的真情实感难道不能令人感动吗?
新课标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让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社会。学校班级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细胞。我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同学最真实的一面,并为此感动,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由真实的感受,引发的是最真实的情感——“春天指的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知道,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向小王同学学习的,做一个关心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要让美丽的春天一直留在我们一(2)班教室里。”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他们的老师也有了一次真情的感受。
人世间的真情是最美丽的,她的力量是无法预料的。自这堂课之后,我们一(2)班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人有困难,大家来相助!我想:这就是真情的力量,真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它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行为指导实效。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社会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在教《同在蓝天下》一课时,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的有:同在蓝天下,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社会上有哪些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的国家为保障社会安全又组织了哪些专门的网络机构?……这一系列的问题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近社会。因此在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去收集、整理、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大大丰富充实了教学内容,也使孩子们对这看似无边无形的题材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了解。特别是在初步了解了中国十大慈善机构后,进一步对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中国红十字会展开深入了解,其中在交流医疗证的作用时,抓住班中学生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教给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走向社会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使品德教育更有影响力,更具感染力,我还通过采访身边的学生、教师、警察,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的直面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身边学习的榜样,更有力地促使他们自觉自发地融入这个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这样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教学资源,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
生活本身就是儿童成长的“养料”和资源,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验。教学中,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因此,只有将品德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鼓励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实践他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感受、体验、反思、调整、创造和发展他自己的生活,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