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献相关论文
吴梅村诗文辑佚成果可观,但还有未开拓的盲区。现有辑佚成果来源文献类型很广,包括诗文选集、诗话、地方志、尺牍书札集、族谱、文......
佛教文献作为人类较早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知识形式,保留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就佛教所影响到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而言,......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文献为依据,指出敦煌藏经洞佛教文献对中古佛教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敦煌佛教文献研究的现状,以及敦煌佛教文......
摘要:文章通过疏理史料文献和佛教文献,对敦煌BD00950写卷《维摩经解》中“声闻有異”提出了校勘意见,认为“異”乃“冀”字之讹,并举......
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藏有武威新华乡亥母洞寺遗址出土的一批西夏文经卷,本文对其中定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西夏文刻本残叶G31......
异文是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佛经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瑰宝。佛经异文研究在佛经整理、汉字史及弘扬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具有极高......
本文以回鹘文《金光明最圣王经》中的tr一词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结构、分布特点、语义、句法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佛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在唐前期佛教发展尤为昌盛。此时佛教文献数量可观,且体裁多样,包括经录、记传、注疏、纂集等各类......
壹、前言敦煌遗书是敦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其题材与范围极广,国人研究大多集中在占全部写本比例极少的汉文非佛教文献部分,包括经......
《报恩经变》遗存,敦煌唐宋壁画为最,大足石刻仅宝顶山摩崖一刻,且晚至南宋——石窟殿后绝唱:内容,图经并举、丰富而空前;形式,摩......
公元630年左右,西行求法的玄奘到达了迦毕试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附近)。在这里,他听闻了一个贵霜帝国君主迦腻色伽(约127年至151年......
从佛教文献以及龟兹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明显看出,古代龟兹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早期流行阿含部,法藏部也杂有流行,还发现了密教的经典......
佛教高僧在中国历史上翻译了大量佛教文献,而且也翻译了古印度正统派哲学的文献.这些文献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印文化的......
本文结合传世的佛教文献、早期禅宗敦煌文献以及地方史志、寺志和碑刻等资料、对署名为梁武帝撰的达摩碑文的种类、产生时间以及历......
佛教文献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文学,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佛教文献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西夏文《悲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佛典的佛教文献,这部佛经是在西夏惠宗时期(1068-1086年)由国师白智光主持完成的众多译作之一,后经......
《中国藏西夏文献》中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G21.005[10705])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西夏文佛经,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经文......
从汉语发展史上看,近代汉语上承上古、中古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唐代处于近代汉语前期。这一时期的语言出现......
本文以中古时期重要的佛教文献《摩诃僧祗律》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458个副词的使用情况及特点,以期为中古汉语语法史的......
本文的研究以《成唯识论》为主要文本依据,同时也参考了其他文献,其中主要是以佛教经典文献为主。此次研究是针对《成唯识论》中的阿......
从历史意义上讲,《因萨蒂经》能使我们了解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可以了解到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古代维吾尔人的多元宗教文化......
公元前1世纪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域并得到弘扬和发展.回鹘人最早信仰萨满教,鄂尔浑回鹘汗国(745-840)牟羽可汗在762年把摩尼......
道教经过长期发展,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道经,可谓卷帙浩繁.然而,这些为数众多的道经,保存混杂,多有讹误,影响了其价值的发挥和利用.方......
印度佛教典籍所用文体,对中印两国皆影响颇巨.印度佛教采用说唱方式弘法、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从而决定了初期佛教典籍的结构形态......
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两件回鹘文佛教文献残片,即B157:13和B97:7,并考释其内容,对回鹘文原文进行了拉丁文转写、汉文......
敦煌藏经洞出土佛经多为千年以前的古写本,它保留了各种佛经的早期形态,避免了很多后代辗转翻刻产生的讹误,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但是......
西藏的传统戏剧阿吉拉姆脱胎于古老的仪式歌舞剧,自13世纪以来。众多佛教文献不断被翻译并逐渐本土化。尤其是其中的佛本故事与多种......
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1922~1934编辑出版,以后经多次重印。从佛教文献校录的角度出发,学术界一直在努力研究它所录文字存有的讹误......
本文对回鹘佛教文献中归属未定的11种残件的保存、收藏、编号、整理刊布及相关参考文献等情况作了详尽介绍.......
文章追溯了"天花(华)乱坠"的源头,分析了7部辞书关于"天花(华)乱坠"释义分歧的原因,通过考察佛教文献"天花(华)乱坠"场景及要素的演变,就辞书如......
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续高僧传》偶有一些词句在校勘和标点上失当,因而影响文意的正确理解。现对该书卷一的六条校勘标点提出商......
江西佛教文献极为丰富,其保护的宏观基本原则有三:要改变观念,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江西佛教文献的保护工作;坚持以江西佛教界为江西......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本是佛教寺庙藏书之所,佛教典籍是敦煌写本文献中的主体,约占总数的90%左右,即便是其余10%左右的世俗文书部分,往......
期刊
《法苑珠林》是研究佛教文化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中华书局出版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研究者利用的首选整理本。文中对该书的二......
《北山录》是我国佛教史上一部颇具影响的文献典籍,著者释神清为唐代著名的义学高僧。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勾稽相关的传世文献,对......
唐释慧林的《一切经音义》汇集保存了大量中古时期的文字音韵训诂资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文字学、音韵学、......
汉译佛经中的"项佷"实为"顽佷"。"项"沾染"强"而有"强横不顺"之义的说法不确;"佷"亦非凶狠义,而是执拗不从义。禅籍"傍不甘"是"在旁不甘"、"旁边不甘......
与中土文献相比,佛教文献的三音节副词有其明显特点。汉语的三音节副词东汉开始产生,宋代以后趋于衰落,其产生与衰落既有内部原因,......
摘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从第一版的编制到第五版的出版,历经了35年的时间,四个版次的修订。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
期刊
佛教文献“形~”诸词有“讥讽、侮辱”义,其来源尚存争议。文章指出,“形”并非无实义的构词成分,也与“五形”“阴部”义无关。“......
《法苑珠林》是研究佛教文化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中华书局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的《法苑珠林校注》是可供研究者使用的上乘整理本。......
首次披露了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名略》的相关学术信息,并对《华严经名略》进行了译释。在揭示西夏文《华严经名略》特点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