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翻译研究相关论文
后殖民主义理论集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于一身,是当今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学科。该理论激发我们多角度地思考文学作品,文化,......
本文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翻译中存在的权力差异,把翻译研究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和文化视阈下,并通过翻译作为......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要执行者,其实际的主体性地位与传统译论中所定义的从属角色形成强烈反差。明确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将大大提升译......
20世纪70年代兴起在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如今文化翻译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每个穴位的命名都有其文化内涵,但少有译者从此视角讨论穴名的翻译。本文回顾了......
当前的后殖民翻译研究如火如茶,理论阐发和实践应用蓬勃发展,但后殖民翻译研究本身的理论根基却备受诟病。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批判性研......
全书20余万字,考察了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起源、发展、理论来源以及在相关领域内的成长和影响。全书共九章,第一章“什么是后殖民翻译......
后殖民翻译研究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权力运作,认为......
《生死疲劳》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自从2008年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将其翻译成英文,该小说英译本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
辜鸿铭的儒经英译,打破了由传教士、汉学家垄断中学西渐、制造中国形象的局面,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文化殖民的初衷与色彩。本......
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角度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一大热点.后殖民翻译研究视域下, 译者的文化身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主观倾向,对译者翻......
按照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观点,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强势文化一直侵袭弱势文化。本文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础,从新的视角......
1999年,苏珊.巴斯内特和哈瑞什.特里维蒂把后殖民写作纳入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范畴。文章考察了几位学者把后殖民写作和后殖民翻译研......
后殖民理论关注文化地位的差异,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一系列关于文化和权力差异的问题,如种族歧视,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身份等。后......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在后殖民批评语境下构建的一系列关于翻译的研究范式和应用形态,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二......
权力转向论本身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也有很多的例外、漏洞和很强的负面效应。本文从权力决定论、杂合论的困境、二元对立、权力......
后殖民主义理论集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于一身,是当今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学科。该理论激发我们多角度地思考文学作品,文化,......
后殖民翻译的历史转向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对西方的伊斯兰翻译史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历史转向以一己的观点对史实任意取舍,夸大西方对......
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代史上颇负盛名的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大规模译介西方文学的先驱。他一生中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
后殖民翻译研究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后殖民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翻译的一系列研究范式。后殖民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为“权力差......
翻译是缺乏原生性的综合学科,其跨学科性质决定了翻译与语言一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都必不可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殖民理论以......
1972年于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当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执教的美国翻译学者霍姆斯(James Holmes)发表论文《......
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小说《白老虎》是一部具有丰富的后殖民话语的小说。过往的后殖民视角的翻译研究通常以西方国家为中心......
《扩展翻译,赋权译者》(EnlargingTranslation。EmpoweringTranslator2007)是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比较文学教授铁木志科(MariaTym......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考查翻译实践活动,认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