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争相关论文
学衡派作为一个历史派别,一直备受冷落,但是考察史料发现,他们非但不守旧,而且也是作为新文学建设的一支为新文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反......
[内容提要]泰戈尔1924年首次访华期间,曾在中国文化界引发一场激烈论争,与论争相伴生的是一系列怪异现象:新文化阵营严重分裂,文化界人......
一十九世纪中,鸦片战后,西学输入,部分开明人士作出积极回应。但此后二十年间,天朝上国闭塞依旧,西学在中国影响十分有限。庚申一......
杨明斋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五四文化论争时期,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
在近代百年的文化论争中,论战的各方都在哲学思维层面接受社会有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社会各组成部分看作是紧密联系和不可分离......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断冲击激发出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中国思想界从洋务运动至五四时期先后提出“中体西用”和“西化”......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曾在中国文化界引发了激烈论争并出现强力抵制,反对派的中坚人物陈独秀、沈雁冰、郭沫若等人却又是我国最早......
近五年来的文化讨论涉及到人文精神、知识分子及新保守主义三大问题。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是梳理与剖析这些问题的关键。中国“人文......
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思想界,围绕五四新文化的历史评价与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国民党官方、现代新儒家,以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作为电影的组成要素之一,电影字幕伴随着影像阐释的功能随之出现。当电影被赋予叙事的要求,电影字幕的作用尤显。从早期中国电影的......
东西文化论争中的对立双方不约而同地对社会主义同持关注与赞许态度。这是由双方共同的文化基础决定的。泛社会主义及其思想缘由,在......
创刊于1912年的<留美学生年报>(后改为<留美学生季报>)介绍西方新知,探索民主思想,主张文字运动,对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文......
所谓"21世纪初台湾文化论争"是指发生在2003—2004年间台湾地区公共领域的一场文化大讨论,它在台湾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精神讨论"是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论争之一,涉及20世纪80年代向90年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人文知识界遇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各种思潮异彩纷呈并最终做出抉择的十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提出了......
《古远清文学世界》(香港文学报社2011年出版)由题诗、自述、序跋、论列、文评、小品、诗评、对话、史评、故实、争鸣、官司、备忘、......
立足当代社会促进文化研究──对“文化热”的反思张风雷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我国的学术思想界兴起了......
民国初年,皖籍知识分子建构了新文化的舆论场域,他们与守成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其言论观点随着论争空间的型塑而逐渐明晰。陈独......
《妇女杂志》1915年1月5日在上海创立,1932年1月28日因商务印书馆被炸毁而停刊,是一份发行了十七年的女性综合类大型杂志。在中国......
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思想,除了在欧化文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外,在翻译方法、翻译标准、译品优劣与原著之难易关系等问题上都持相同的......
身份问题和认同问题对于文化研究来说至关重要。21世纪初的台湾受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的双重夹击,因此造成了广大民众在思想认同......
20世纪始末,中国思想界就中国文化问题进行过两次大的论争,其围绕的核心问题基本相同,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文化论争,冯友兰与张岱年作出了不同的解答。具体来说,张岱年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文化问题,主张中国......
近读杜波博士撰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的《五四时期期刊研究》,深感这是一部中国期刊史研究的力作。该著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新民主主义时期发生了多次文化论争,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引领角色。重新回顾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论争,加强中国共产党在......
一19世纪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问题就被尖锐地提出来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论争提出了"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观点,围绕这两种观点产生了多方文化论辩。这次文化论争在中国文......
英国文化研究是英国思想知识传统与1950年代特定的社会情境相耦合的结果,在这些多元而复杂的形构因素中,战后成人教育扮演着非常关......
尊孔与反孔是20世纪初年重要的文化论争思潮。学术界对反孔思潮一向重视,发表的成果较多,对于尊孔思潮的研究也时而出现,不过对处......
20世纪末的文化论战是关切中国问题的知识分子的一次思想交锋。此次论战不仅促使了国人思想的解放,为民族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提供......
政治文化建设是民族国家政治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它是现实政治建设发展的政治哲学表述与概括,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史的合逻辑延展。......
本文重点分析了老舍《蛤藻集》中的诸篇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如果还原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西文化论争的语境中当能获得一种新的阐释......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汪晖1.1994年9月间,由《读书》杂志作为发起者,就当代文化问题和文化研究展开讨论。这次讨论的参加者......
《现代》杂志作为三十年代的重要文学杂志,关联着许多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在错综复杂的文化语境中所展现出的探索的勇气和独立的姿态使......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郭建宁(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弓泼的文化论争,是五......
“摩登”一词源于英文“Modern”,发祥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其间被译为“时髦”,最后被定义为“时尚”。从摩登一词的本土化过......
...
<正>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尹德翔副教授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晚清使西日记是清廷派往西方各国的使节及其属员所撰的......
自由主义是 2 0世纪中国一个重要的思想潮流 ,王小波小说及随笔中蕴含的思想显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理念 ,在中国现当代自由主义思......
<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中外文学》、《海峡评论》等学术刊物为场域的一场论战持续时间近两年,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参与,......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台湾发生的中西文化论争是一场冲决现行文化藩篱的较量,李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极端反潮流、反传统的姿态......
五四前后,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派和以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围绕东西方文化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