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诗相关论文
中西意象诗在很多方面十分相似,却又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意象诗又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文中就文化背景......
艾米洛威尔是继庞德之后的“意象派”运动的后期领袖,曾有“女罗斯福”之称,她为推进“意象派”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一生......
劳伦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其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共创作了12部诗集,近1000多首诗歌。其中的意象......
选取加拿大著名诗人E.J.普拉特的意象诗四首,用欧美新批评的细读法以及“悖论”、“隐喻”等概念,对其予以初步探索。以期通过对这几首......
松尾芭蕉的俳句,体现了日本民族一种熔融的自然观,同时也表现了一种东方式的生命意识。庞德的意象诗,继承了19世纪象征主义的“感......
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
意象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凝练晓畅的语言勾画出清晰生动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诗人的心声。这一特点使意象诗独具魅力,同时又为理......
文章在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象诗这一背景观照下,从多层次深刻主题、意象的营造、意象的组合等三方面阐述庞德《地铁车站》与卞之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
李贺、李商隐是晚唐时期重要的并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他们的多数作品都给读者以朦胧的美感,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诗歌风格,比......
语言哲学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本文试图借助《语言与人类行为》一书中的哲学理论,从另一视角剖析翻译,并尝试提出借......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小品心领神会,故其《地铁车站》能突破英美意象派的局限,成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而卞之琳既深......
【正】“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指六十四种卦象.还只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或图......
东学西渐,中国山水画促进了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形成。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浸染着中国画意境,诗中有画,韵味悠长,呈现出“天人合一......
西方模仿中国古诗而创的意象诗派和他们在二十世纪自创的具象诗都把画而感摆在首位,而忽视了形象背后的韵味:而中国传统古诗和模仿......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最具意义的代表,他的意象诗,继承了19世纪象征主义的"感应论",寻求与万物生命的对话,并提出了意象诗......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西方诗坛最有影响、最有争议的大诗人之一.他发起了意象派运动,他的意象经典小诗<在地铁车站>广为传诵,<......
<正>沈尹默的《月夜》,是中国现代新诗诞生的第一批婴儿之一。1918年元月,《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九首,其中有胡适四首,沈尹默三首......
本文讨论了意象的三个问题。“意象序列”把新诗中的意象分成主意象、辅意象、意象单元、意象群体、整体意象五种。“意象分类”根......
意象诗是美中两国诗歌史上一个十分相近的诗歌现象.在此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以及两国意象诗在各自发展过程......
<正>庄子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物象是达"意"的工具和手段,园林艺术......
<正>在外国文学史上,似乎从未有过以"口语"来命名诗歌的先例,人家见惯不惊,诗歌的"口语化"是个渐变的过程(原本就不是极端的书面语......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开始翻译和引介中国古诗,并逐步推广禅宗思想,使禅宗美学对西诗创作的影响日益增强。在美国现代诗歌里,禅宗......
<正>一对于庞德这个美国诗人,我们真是知之甚少。偶然看到了下面这首诗,笔者于是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丝绸的瑟瑟响停了,尘埃飘......
自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史有三次大的中国潮:17-18世纪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与《图兰朵》、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
<正>贾平凹的写作一直都在变,题材在变,体裁也在变,可是他的精神母题却没变。卡夫卡写的是边缘个体在时代中的不可克化,贾平凹写的......
<正>近些年来汉语热在持续升温,但现代汉语诗歌在创作和研究两端仍未见"红火"的迹象。甚至可以说现代汉语诗歌仍面临着较大的生存......
期刊
<正>一九八四年深秋或初冬的一个黄昏,张枣拿着两首刚写出的诗歌《镜中》、《何人斯》来到我家,当时他对《镜中》把握不定,但对《......
<正>新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一个发展快、成果多的学科,也是问题多,争论多的学科。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我们曾经热门的学科地位......
期刊
<正>中国传统诗学贵意象.早于六朝时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就率先揭橥了意象的概念,说“寻声律而定墨……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