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学相关论文
“中国形而上学的问题与西洋、印度 ,全然不同……你可曾听见中国哲学家一方主一元 ,一方主二元或多元 ;一方主唯心 ,一方主唯物的......
中国传统诗学有无体系,是个颇有争议的论题。七八十年来,受外来文化熏染,一些人把苏俄或欧美诗学奉为圭臬,总是操着“逻辑性”、......
诗歌的语言用法向来与其他文体迥异,在中国传统诗学中,这种偏离日常和散文语言的现象称之为“诗家语”。“诗家语”凝练生动,讲求......
晚清的"同光体"诗派,在整个中国传统诗学的历史发展中,位居链条的最末端,其诗学理论的性格是为整个诗学传统作总结,无论是调和唐宋......
船山诗论中的“读者各以其情自得说”是其诗歌理论中最具现代色彩的理论部分.其中对读者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对“自得”之情的动态考量......
自80年代初以来,"口语化"诗潮向先锋诗歌之至尊朦胧诗发起挑战,于坚~1是其中的两大诗人之一,另一个是韩东。与"口语诗"相关的作品最初......
李金发的诗以风格怪异见称,这是因为,他接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把西方诗歌的"纯美"理念纳入新诗的创作中,从而使他的诗悖离了中国......
说起我和缪斯的缘分,还得追溯到小学时代。《少年报》、《红领巾》成了我儿时的梦。...
朝鲜诗学的范畴与批评体系在国内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个别学者直观地认为,朝鲜古典诗学范畴与中国传统诗学并无二致;亦有学者......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被认为是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朱自清)。海外汉学家在研究中国诗歌和文论时......
文章运用比较诗学方法,对“五四”表现论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仅用浪漫主义概括不了“五......
雅俗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当今使用率最高的文化审美范畴。从思想渊源来说,雅俗有儒家、道家及文化差异三个源头,可......
一 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有人指出:“经过民十六以后,直到民十九前后,诗又被不同的作者带进于磅礴的潮中。一方是因了革命文学的突起,......
“风流”是古代朝鲜半岛传统文化中一个被赋予某种原型意味的核心范畴,也是朝鲜古代文人进行诗学思考的主要审美范型,亦是朝鲜古代......
研究现状(一)20年代的开放性争鸣。伍尔夫的创新型人物塑造遭到英国当红小说家阿诺德·班内特的质疑,学界展开了长达10年的学术争......
朱生豪的翻译理念"神韵说"凝聚了朱生豪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其来源是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朱生豪的翻译理念集中表现于其翻译实践之中,......
在20世纪中国的新诗文体中,与传统的诗、词、曲文体反差最大、面貌全新的是自由体新诗。郭沫若《女神》中的《晨安》、《立在地球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新时期以来,中国新诗研究经过上代洪子诚、孙玉石、陆耀东、蓝棣之等学者筚路蓝缕的努力以及其他中青年学者的开拓,已经取得了不少的......
著名加拿大籍华人女学者叶嘉莹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和研究 ,著作丰硕 ,阐发问题精微深刻 ,见解新颖独到。但目前大陆......
在中国诗学传统中,儒家诗学和道家诗学经历了从冲突向互补转化的过程,而这是以人为转换中介的。杨乃乔先生把儒道冲突之悖立与互补......
在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看来,由于主体因素的必然介入,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作品艺术形象.其实是对作者以文本形式表现的作品......
21世纪是文艺再生的时代;是文艺再解放的时代;是文艺从自然解放的时代;是艺术家赋予自然以生命,使自然再生的时代…… 郭沫若:《......
<正>"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在20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美学中经历了盛衰浮沉,意境范畴的学术史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20......
海外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研究经验。......
<正>意象是诗学的基本范畴,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中西概莫能外。中西意象论源远流长,虽有交融,甚至互为影响,但......
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新批评观念在本世纪前期即悄然“淡入”,继则历经多年的曲折和80年代后期的刹那“辉煌”之后又无可避免地“淡出”......
<正>前人论韩诗多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以文为诗的角度来阐释,本文试从韩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诗学"诗言志"与"诗缘情"合一和韩愈本......
<正> 唐: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无论就个人生活还是写作而言,你都一直处于——让我们使用一个比较谨慎的约定说法——“漂泊”的境......
“朦胧”诗人的创作实践与其理论表述是非常契合的 ,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建构起了一种独特的心理诗学观念。“朦胧”诗派的心理诗学观......
【正】 一 《崛起的诗群》留下的问题 青年诗人徐敬亚同志的《崛起的诗群》发表以后,由于文中包含了一些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观点,......
几乎所有的关于比较文学方面的论著都将《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视为比较文学的经典之作,将钱锺书视为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现代生命诗学是在 2 0世纪的新文学运动中得以产生 ,并在 2 0世纪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获得充实与发展。五四时期郭沫若、宗......
诗歌鉴赏理论研究刍议李善奎一中国传统诗学重创作,重批评,而轻鉴赏,古人谈创作、谈批评的著作比比皆是,而谈鉴赏理论的专著却非常之少......
庞德的诗歌创作和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有深厚的学术渊源,从庞德的诗歌及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的渊源入手,追溯庞德的诗歌创作......
禅悟介入诗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促使中国古代审美主义诗学传统形成;突出并强化了中国诗学美学......
<正>陈伯海先生祖籍湖南长沙,生于上海。父亲是留美博士,曾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研究教育哲学,母亲亦受过高等教育,其出身可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