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孟学派相关论文
五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哲学观念,而五行之“行”的含义反映了五行说的本质。五行之“行”的本义为五材之“施行使用”,对......
性善论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早期儒家学说体系化过程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儒学的体系化、德行的内向化和德目的简约......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等。......
一次培训中,主讲老师提到了《学记》.介绍说我们课后可以去看看,回去后我就在网上仔细搜了下.《学记》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
思孟学派是我国最重要的儒家学派之一,此学派是一个现代学术视野当中的命题,因为子思、子思门人和孟子他们之间确实有着思想上的传承......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流中,存有其生命之源。流之如此浩瀚,以依生命之源之浇灌不息。这个生命之源就是我们炎黄子孙心髓中的“道”......
明确孔子生而知之思想的内涵和儒学史上的地位对理解孔子的思想具有重大作用,一直以来人们将生而知之放在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虽然......
本文参考了学者们对上博简《诗论》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孔子曰”前后文的关系、孔子论《诗》风格及孔子弟子称引孔......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对思孟学派“五行说”的继承与发展,邹衍在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循环观中,加进阴阳五行的内容,......
"性天思想"是一个以"天-命-性-道-教"为心性论基调的思想模式,重点在"性"与"天".它所要讲的是"性"的起源,所要解释的,是心性问题,......
制约历史研究前进的因素众多,但研究材料无疑是促进历史研究前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许多前所未见的材料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次......
思孟学派通过息息相通、不一不异的天人关系,以天人贯通为基础,建立了仁民而爱物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仁民爱物的思想成为有源之......
【正】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论大学自我教育(即自我修养)的专门文献.它产生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人学"是思孟学派的理论精华,对人进行先天的预设,使人善的本性的实现成为人的目的,是其学说的主导因素,具有明显的目的论倾向。其目......
《性自命出》简文昭示着儒家思想在孔门之后新的开拓与发展,而其叙述风格和行文模式颇舍道家思维,战国中后期儒道等各学派初步合流淡......
梁涛先生十年磨一剑,对郭店竹简与作为早期儒学核心问题的思孟学派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主张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不可偏废......
王阳明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
思孟学派的义是一种仁之义,它虽然含有合适、合宜、公平、正义等思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亲亲、尊尊,它追求的合宜和正义是建立在血亲......
先秦时期“仁”字的写法以“■”“[身心]”最具代表性,前者的内涵注重外在容貌形象、天生禀赋以及外在礼仪等;后者注重内在道德修......
结合各种文献对先秦时期思孟学派的考证论述。对思孟学派的含义及其教育思想作了概述和解读,并从教育过程和教学原则角度.简析了其......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学"性"、"命"概念之演化与发展的历史考察,指出:<易传>的性命之论与<中庸>、楚简、孟学相契,而与荀学不类;<易传>......
二十世纪末,湖北荆门郭店楚简的出土,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哲学史和学术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也引发了新的争议......
【正】 一杨荣国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序言中说:“……从儒家来说,真正代表封建制度的思想的是‘礼表法里’的荀子的思想,而不......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人性与德性的内涵界定有所不同,但是,在人性与德性的关系上,他们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性与德性是统一的。......
思孟学派是否存在,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荀子第一个将思孟联系起来看作一个思想传承系统。荀子既批评思孟“五行”的内容,又肯......
传统观点认为,郭店儒简是思孟学派的著作,是先秦儒学“孔子→子思→孟子”谱系传承中的重要一环。根据文献比对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荀......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筒,其中有3枚木牍。1号木牍应是一本单独的书,从内容上看,应是思孟学派纪汞孔子及其门人言行......
本文从儒家道统与禅让制、性善论与民本思想的内在机制、儒家心性论与性情论、天命观以及道家的思想倾向五个方面对《尚书》与思孟......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一批竹简,经整理,有文字的竹简有730枚,其释文于199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简文一经公布,......
“性天思想”是一个以“天-命-性-道-教”为心性论基调的思想模式.重点在“性”与“天”。它所要讲的是“性”的起源,所要解释的,是心......
《汉书·艺文志》说“《子思》二十三篇。名保,孔子孙,为鲁穆公师”。《隋书·经籍三》说“《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撰”。此后,《......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虽然都是德性伦理学,但双方的德性构建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思孟学派采用了辩证思维,认为德性是人先天本......
无论是思孟学派还是亚里士多德,其思想中人性与德性都是统一的,都将人性确定为人之为人的特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德性内涵与结构层次......
一“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上海博物馆竹简<中弓>印证了中弓和荀子之间的学术联系.它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一起,说明了孟、荀学术渊源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相关研......
思孟学派在儒学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颇具争议的一派,人们在讨论思孟学派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子思和孟子等量齐观,随......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一直被历代学人推崇备至。虽然其间亦有学者指出那时的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限性”,但未能看到它与汉代独......
<学记>中反映的思孟学派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极为深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记>中的启发诱导、长善救失、适时施教、互助学习、......
孔子以"圣化"之道开启内圣之学,建立了"仁者爱人""自强弘毅"的"仁者"精神哲学;随后思孟学派进一步推出了平治天下、浩然无畏的"达......
<孔子诗论>论诗有四大特色:一是它突破了此前断章取义的说<诗>方法,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说<诗>形式,在说<诗>方法上处于由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