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主题
历来,我们所熟知的课堂教学总是遵循这样的模式:(一)根据教学大纲及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二)参考相应资料设计教学步骤;(三)利用教案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完全按照这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地加以操作。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研究“新基础教育”发展性阶段时指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面具有创生性的。
本文以《牡丹的拒绝》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二、案例描绘
《牡丹的拒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美的沉思”章节中的第二篇课文,上课前我设计了如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牡丹的个性美。
2.学习另辟蹊径的构思技巧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在为人品行方面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以本文为平台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2.体会本文以物写人的写法
三、教学流程
1.欣赏激趣,导入文本。
(1)诠释“国色天香”,理解“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引入“牡丹”这一概念。
(2)欣赏《牡丹之歌》和展示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等十幅牡丹图片图片,直观感受牡丹的娇艳华贵。
2.亲近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有没有在文中找到牡丹娇艳华贵的美?
(2)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3)这样的牡丹,你认为它美吗?
3.因势利导,共研课文。
(1)问题探讨,挖掘内容。
要求学生找寻描写牡丹的语句,分析语言。
①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把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②牡丹真正拒绝的是什么?
③牡丹的美若体现在人的身上,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2)讲授为主,升华内涵。
①作者是不是就花写花呢?
②讲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构思巧妙;借物喻人。
4.拓展延伸,服务理解。
(1)“文如其人”,走近作家。
(2)联系历史,巩固认知。
小组讨论,历史上有哪些人与牡丹有着同样的品性?
5.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字词积累。
(2)课外搜集与牡丹有相同品性的人的诗句。
三、教学分析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上课伊始,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娓娓动听的乐曲(《牡丹之歌》)配以恰到好处的图片(牡丹品种)展示,使大家都陶醉在娇艳华贵的牡丹王国中,教学流程也顺利进行。但文本研读的两个环节却超出了我的预设情境。第一处:在分析牡丹为什么拒绝把美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学生回答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是: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主观原因是: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既如此,我本应该加以追问:“为什么在作者眼里,牡丹会有如此的品性呢?”而后,顺其自然知人论世,结合《牡丹的拒绝》的创作年代(1992年)因素,介绍作者张抗抗,理解一气呵成。但我却提问:牡丹真正拒绝的是什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处正好是最好的材料拓展点,而我却错失良机。第二处:当提问牡丹的美体现在人身上,会表现在哪些方面时,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具有像牡丹这种品性的人!”对于完全出乎意料的声音,我方寸大乱,因为我不知该如何应付这尴尬的局面,尽管我知道,在第5环节也设置了小组讨论,提及历史上一些与牡丹有相同品性的任务,但在汇报课上,教学经验的欠缺,导致我不能跳跃“写作特色”和“作者介绍”两个预设的教学环节,直奔话题的回复。因此,我并没有顺着学生的质疑向纵深发言,而是打断了学生的发言,以结论的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辩论,进入预设的下一个环节。
四、教学反刍
这堂课对我的启示颇大:课堂是教师的“教”堂,但更大意义上是学生的“学”堂。倘若预设的教学没有建立在“为了学生发展”这个基点上,那么,所谓的预设也就如同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在新的课改要求背景下,根据新课标方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实践教学中,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写一套,教一套”的对策应付政策的“伪教改”局面出现。其次要提高自身的修养。爱因斯坦在谈到教师修养时,曾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潮的教学艺术。只有三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展示语文的魅力。语文是一门负载文化、表达真善美、陶冶情操与宣泄人性及自由等人文精神功能最强的学科。只有才情兼备的教师,才能营造一个妙趣横生、和谐完整的语文课堂。
历来,我们所熟知的课堂教学总是遵循这样的模式:(一)根据教学大纲及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二)参考相应资料设计教学步骤;(三)利用教案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完全按照这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地加以操作。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研究“新基础教育”发展性阶段时指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面具有创生性的。
本文以《牡丹的拒绝》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二、案例描绘
《牡丹的拒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美的沉思”章节中的第二篇课文,上课前我设计了如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牡丹的个性美。
2.学习另辟蹊径的构思技巧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在为人品行方面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以本文为平台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2.体会本文以物写人的写法
三、教学流程
1.欣赏激趣,导入文本。
(1)诠释“国色天香”,理解“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引入“牡丹”这一概念。
(2)欣赏《牡丹之歌》和展示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等十幅牡丹图片图片,直观感受牡丹的娇艳华贵。
2.亲近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有没有在文中找到牡丹娇艳华贵的美?
(2)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3)这样的牡丹,你认为它美吗?
3.因势利导,共研课文。
(1)问题探讨,挖掘内容。
要求学生找寻描写牡丹的语句,分析语言。
①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把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②牡丹真正拒绝的是什么?
③牡丹的美若体现在人的身上,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2)讲授为主,升华内涵。
①作者是不是就花写花呢?
②讲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构思巧妙;借物喻人。
4.拓展延伸,服务理解。
(1)“文如其人”,走近作家。
(2)联系历史,巩固认知。
小组讨论,历史上有哪些人与牡丹有着同样的品性?
5.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字词积累。
(2)课外搜集与牡丹有相同品性的人的诗句。
三、教学分析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上课伊始,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娓娓动听的乐曲(《牡丹之歌》)配以恰到好处的图片(牡丹品种)展示,使大家都陶醉在娇艳华贵的牡丹王国中,教学流程也顺利进行。但文本研读的两个环节却超出了我的预设情境。第一处:在分析牡丹为什么拒绝把美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学生回答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是: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主观原因是: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既如此,我本应该加以追问:“为什么在作者眼里,牡丹会有如此的品性呢?”而后,顺其自然知人论世,结合《牡丹的拒绝》的创作年代(1992年)因素,介绍作者张抗抗,理解一气呵成。但我却提问:牡丹真正拒绝的是什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处正好是最好的材料拓展点,而我却错失良机。第二处:当提问牡丹的美体现在人身上,会表现在哪些方面时,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具有像牡丹这种品性的人!”对于完全出乎意料的声音,我方寸大乱,因为我不知该如何应付这尴尬的局面,尽管我知道,在第5环节也设置了小组讨论,提及历史上一些与牡丹有相同品性的任务,但在汇报课上,教学经验的欠缺,导致我不能跳跃“写作特色”和“作者介绍”两个预设的教学环节,直奔话题的回复。因此,我并没有顺着学生的质疑向纵深发言,而是打断了学生的发言,以结论的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辩论,进入预设的下一个环节。
四、教学反刍
这堂课对我的启示颇大:课堂是教师的“教”堂,但更大意义上是学生的“学”堂。倘若预设的教学没有建立在“为了学生发展”这个基点上,那么,所谓的预设也就如同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在新的课改要求背景下,根据新课标方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实践教学中,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写一套,教一套”的对策应付政策的“伪教改”局面出现。其次要提高自身的修养。爱因斯坦在谈到教师修养时,曾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潮的教学艺术。只有三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展示语文的魅力。语文是一门负载文化、表达真善美、陶冶情操与宣泄人性及自由等人文精神功能最强的学科。只有才情兼备的教师,才能营造一个妙趣横生、和谐完整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