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相关论文
...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名作。该词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易,意蕴丰富。但我们在解词时,容易在熟悉的意象上滑过,从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
李清照,中国宋词“婉约派”中最杰出的代表,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作为女性词人,李清照词作的魅力不逊色于同时代的任何男性词人。其词......
王寂,字元老,河北玉田人,生于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六年(1128),卒于金章宗完颜璟明昌五年(1194),完整经历了号称“海内无事,天下太平”......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赏析,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3.诵读作品,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运用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主张的接受理论,剖析《一剪梅》在新媒体端的爆红现象,进而诠释新媒体传播的"受众为王"......
一首八十年代的华语老歌突然登上Spotify多个国家的Viral 50榜单。 费玉清的歌曲《一剪梅》在海外受到空前的关注,准确地说是歌......
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含必修与选修)的课文中有不少爱情题材......
李清照的《一剪梅》曾收录于人教版选修中国散文诗歌欣赏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其词中有一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直惹人......
对比阅读教学法可以将古诗词的风格、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进行分类对比,以总结归纳的形式凸显出不同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提高......
比较阅读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點的文章加以对比,进行有分析的阅读。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声声慢》,通过运用比较阅读的方......
<正>[教学目标]1.感受古典诗词的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2.引导学生掌握"以意逆......
学校今年招聘两名中文教师,12名硕士研究生前来应聘。听了应聘者的课,评委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作为文学硕士生,讲解李清照的《......
30多年前,费玉清的歌曲《一剪梅》红遍了大江南北;30多年后,张爱钦的演唱让这首歌红到了海外。难词探意A Chinese song titled Yi ......
<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本文以卜万苍1931年的影片《一剪梅》为例,通过文本细读讨论后无声时期(1931年-1938年有声片与无声片并存的时期)的影片如何通过一......
最早知道梅花,是读小学二年级时。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村小学有早自习,6点前就得去读书。村支部的广播早早响起音乐声,经常......
中国电影对外国文学的改编浪潮最早出现在无声电影时期。在这波浪潮中,立足本土的“归化”策略成为电影制作者的共同选择。本文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时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
期刊
课堂回放《声声慢》教学实录师: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被称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女词人,她既拥有年轻时的幸福快乐,也亲历了中年以......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语言文化的差异,特别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使得诗歌翻译被认为是最让人遗......
<正>【背景说明】1.诵读内容:李清照《如梦令》、《点绛唇》、《醉花阴》、《一剪梅》和《声声慢》五首词。2.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
作为联华影业公司1931年出品的“欧化”影片,《一剪梅》刚好处在所谓的旧市民电影、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的密集过渡期。本文认为......
<正>有朋友在教育在线网站的语文沙龙中挂帖问询: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无言为何要独上"西楼"?于此相同,高中语文第三册......
<正>一、教学设想引导学生掌握"从对面写起"的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而学会赏析运用这种手法的古典诗词......
《声声慢》与《一剪梅》都是中学课本里的经典古诗词,如何上好这样的古诗词赏析课呢?本文通过一个比较详细的教学设计来教会大家如......
<正>李清照的《声声慢》,再现的是一个用生命来填词的女子的情感世界。在解读李清照的愁情时,我的两次不同的教法,带给我的是别样......
<正>所谓意象,"就是当某种自然物象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与某种特定的人文内涵建立了稳定的对应关系的时候,这种形象就被......
<正>一线教师都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们对于耳机有异样的钟爱,吃饭、走路、看书、作业、睡觉……总是耳不离机!听的什么,绝大数学生......
<正>加达默尔说:"在一个特定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看世界,其方法是不同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心理......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其中及物性分析是系统功能语法的核心部分。同时,及物性理论也对语篇原文及译文的分析......
<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新春伊始,台湾著名音乐人陈彼得和四川歌唱家马薇领衔,在成......
<正>一、问题的提出:"上兰舟"要"解罗裳"?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词,上片曰: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