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相关论文
赛珍珠于一八九二年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生四个月后即被作为传教士的父母带到中国,后全家定居江苏镇江。从童年开始就得以了解中......
1932年11月1日,商务印书馆办的《东方杂志》为纪念创刊30周年,发起“一九三三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的征文活动,向全国各界著名人士......
听说《读书》杂志一九九三年十一期有文章批评了我们编的《五四期刊介绍》(三联书店一九五九年版,共三卷)。把文章找来看一下,是这么......
民国是一个意气张狂的年代,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个有着一批富有魅力的知识分子的年代。如果向当时的人们征集他们的“中国梦”,会有些......
本文主要以民国时期两份重要杂志--《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为文本进行研究。在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到1945年意大利法西斯彻......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综合性期刊之一,而20世纪30年代又是它最具影响的时期。本文以这一时期的《东方杂志》为研究......
清末民初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教育也被半殖......
1933年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刊载了畅谈“新年梦想”征稿活动的相关稿件.征稿活动由“未来的中国”和“未来的个人生活”......
本文以民初(1911-1924)《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女子问题的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妇女解放问题上......
在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知识启蒙贯穿始终。而在中国近现代报刊杂志中,只有《东方杂志》始终以知识启蒙者自居,并成为解放前办刊历史最......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终刊于1948年,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寿命最长的一份综合性期刊,在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非常......
章锡琛(1889~1969)是著名的进步编辑出版家、开明书店创办人之一.1912年入商务印书馆编辑的“中华大事纪”栏目,1921年接编商务的“......
晚清以来,随着内忧外患的加重、西学东渐的深入,中国近代报纸杂志相继兴起(特别是甲午海战以后),“文人论政”的风气日趋活跃。创......
在编辑先师魏建功先生文集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作为学者、语言文字专门家的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从先师的文章中我得知,仲甫先......
蔡星仪出身于广东中山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初北京大学中文系高才生,曾在当时最权威的刊物《东方杂志》发表短篇小说......
今年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16周年。116年来,商务印书馆秉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与中国学界一路同......
在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作品描写了集体主义无意识对女性的扼杀。鲁迅曾指出:“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曾郑重告诉文学青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是这样说......
官逼民反,历来如是!在黄河入海口的乐安县(今山东广饶),于民国三年(1914)曾发生过一起义民为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揭竿而起的杀官......
“永远向着未来,不要怀念过去;一切为了明日,不要迷恋昨日。”他的夫人沈兹九说胡愈之毕生最信奉的,就是他创作的《少年航空兵——......
从学术史视角考察,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向外转":以关注新闻的社会政治功用为中心,并渐成为主导方面;另一个"向内转",......
近代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虽然在名义上实行了宪政体制,但没有形成多数党组阁的制度基础,而军阀却拥有特殊政治地位。主要在1918到193......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硖石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先后在北京大學、上海光华......
1929-1936年,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波及和国内天灾人祸的影响,中国农村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衰败化过程。在此背景之下,农民采......
林纾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学家。《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旗下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刊物,在它的......
自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以及西方思潮的广泛传人,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乡村的价值所在。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杂志之一的......
林纾与杜亚泉这两个在清末民初具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表面上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杜亚泉在自己编辑的刊物上支持林......
在中国近代期刊史上,《东方杂志》是一种重要的综合性期刊,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流变的缩影。倡导科学是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能......
本文为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的辑录,其时间起止为1840—1949年,内容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气象和农业水利等部门的经济......
1919年杜威访华,《东方杂志》借此进行了隆重的文化演绎。首先是以清初颜李学派与之相比附,将杜氏实用主义哲学看成是“发明”自身传......
民国时期《东方杂志》标题中的一些词语由特定的语素构成,在构词、语源和语义方面特点突出。构词上,这些词语表现出批量式和模式化......
胡愈之是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人。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主要撰写时事评论,担任期刊的主编和报纸的主笔,历任《光......
1922年,随着旧国会的恢复和制宪运动的兴起,知识界就中国应该制定一部什么样的宪法开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以《东方杂志》“宪法......
十年“文革”,给人们留下许多惨痛记忆。我这里只讲几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大约从1958年开始,上海市委就规定每星期四为干部下基......
1919年《东方杂志》改版,明确表示放弃“特别国情之说”,并“顺应世界之潮流”,文化态度逐渐向《新青年》靠拢,刊物随之迎来了“新......
《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刊,杜亚泉从1916年起以伦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和调和的文章,与陈独秀进行论战,掀起长达三年......
《东方杂志》作为立宪派的舆论阵地,对清末教育改革给予很大关注,成为清末新式教育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它通过域外视野下的呐......
清朝末年是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传播时期。“十八世纪”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并不单纯意味着一个时间计算单位,更重要的是时间性质......
《东方杂志》对近代乡村问题的关注是一种全景式的呈现,几乎贯穿了《东方杂志》的始终。《益世报》对乡村的关注相对比较少,直到19......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东方杂志》有着持续不绝的文化声誉,也是我国近现代期刊史上刊行时间最长的一份刊物。文章重点探究刊物何以具有傲视群刊的长寿......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资料,对当时社会有着较为忠实的记录。医学卫生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