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建相关论文
晚清民国时期西学东渐,裹挟于西学之中的西史随之传入中国,其中古罗马史学亦进入中国。作为研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的一个方面,本......
读了1979年《读书》第三期上一篇《论翻译书》后面罗新璋同志的“附记”,觉得他提倡的译法,将使他自己走上歧途,也影响青年读者走错路......
伍光建(1866-1943),广东新会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颇加器重,派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深造五年,兼......
为了阐明伍光建译本《呼啸山庄》中人物形象失真的原因和现象,采用对比译文与原文的文本析读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伍译文在读者意......
严复(1854~1921),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1880年,严复被李鸿章饬调天津,参与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先后......
今年年初文物局一位同志向出版局反映,在上海伍光建的家属家中,发现了伍光建的一批翻译遗稿。出版局领导对此事很重视,派有关出版......
1930年“左联”成立,在其存在的七年间,有计划地介绍了很多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文艺理论书籍。1937年抗战开始,苏联及其他各国反法西斯......
伍光建(1866-1943)是一位著名老翻译家,译书多达130余种,近一亿字,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他从事翻译事业长达50年之久。伍光建的......
为了研究陌生化的缺失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以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陌生化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伍光建翻译的《劳苦世界》,发现其在......
伍光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外事活动家和启蒙教育家。他第一个用白话文翻译西方名著并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白话文西书中译的新......
前辈翻译家伍光建先生(1866——1943)广东省江门市郊麦园村人。原名光鉴、又名于(?),号昭扆。除前期文言译述笔名君朔外,大量译品......
【作者简介】 李 新,女,辽宁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与严复、林纾并称“民国翻译三巨子”的伍光建无论翻译作品的数量还是翻译的质量都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上首屈一指。本文对伍光建本......
著名小说Vanity Fair系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经典之作,迄今为止已有多种译本。本文结合翻译理论对伍光建先生翻......
伍光建是清末民国著名的翻译家,一生翻译西洋哲学、历史、伦理学、宗教与小说等作品多达百余种,是近代白话翻译的开拓者。伍光建一......
聚焦《呼啸山庄》的伍译本,从翻译的历史性出发,以描写性的手法从三个维度来考察该译本,从而加深译界对伍光建翻译策略及翻译伦理......
本文通过对读与辨析伍光建翻译《简爱》的汉译本《孤女飘零记》之于原文本的缺失和改写,集中探讨了译者对于自然风景和人物描写的"......
伍光建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其翻译作品无论是在翻译数量上,还是翻译质量上都堪称一流,与严复、林纾被翻译界称为民国翻译三巨子.......
首先介绍了古人对“力矩”概念的理解和描述,然后梳理了“力矩”一词在西方的发展脉络,接着又分析了“力矩”一词在中国产生的历史和......
我国近代翻译家伍光建曾译介西方文学著作百余种,得到了当时译界的大力推崇,但因其本人埋头翻译,著述极少,故沉寂于浩瀚译史不为人......
<正>萨克雷(1811-1863),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重要小说家,在当时和狄更斯合称"小说双杰",《名利场》(伍光建先生译为《浮华世......
从清末(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初,我国有三位大翻译家,他们是严复,林纾和伍光建,他们是我国近代翻译巨匠,他们的译著活动正......
<正> 法国文学在我国翻译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将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译家在介绍法国文学作品上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他们辛勤......
伍光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是白话文翻译第一人。本文介绍了伍光建白话文翻译的主要历史成就:翻译作品类别和数量众多;开......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两代学者和艺术家并不乏人,而双双在各自学术领域成为一代大师的例子却属凤毛麟角。本文叙述的伍光建和伍蠡......
1904~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伍光建编的中学物理学教科书(10卷),这是我国按照现代学制要求编写的最早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之一.本文介......
1930年“左联”成立,在其存在的七年间,有计划地介绍了很多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文艺理论书籍。1937年抗战开始,苏联及其他各国反法......
作为Jane Eyre这部西方文学名著在中国的第一个译本,伍光建所译《孤女飘零记》对《简爱》在中国的经典建构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论文意图以伍光建翻译大仲马的《侠隐记》(今译《三个火枪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小说”这一新小说文类诞生......
<正> 著名翻译界老前辈伍光建先生的部分遗作,经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整理,即将出版发行。伍光建(一八六六—一九四三),广东新会人,......
<正>《中国翻译》2011年第5期刊登了张经浩教授的文章"从《白菜与皇帝》谈起"。笔者拜读之后,获益良多,同时也心存疑惑,欲一吐为快......
译文加注是一种重要的翻译补偿手段,其中阐释类译注最为常见。本文选取伍光建英译的《英汉对照名家小说选》为例,对选集中的阐释类......
期刊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伍光建以其近亿字的西方文学、哲学、历史、传记等经典著作的翻译,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一笔珍贵......
翻译学对文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借鉴夯实了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翻译研究由原文本与译本的语法、句法、语篇等语言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