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者相关论文
摘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生态为主题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少年派与猛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在整部小说叙事......
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笔者结合长期在基层从事古镇保护工作的经验,在学习《条例......
【摘要】城市作为美学研究对象来说,就像是一件艺术品。针对城市审美对象自身的特点和意象这一概念本身的特征,以城市审美意象为切入......
“古雅”系王国维先生1907年通过发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以下简称《古雅》)一文,郑重推出的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但是,因为在中......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展现的艺术 ,由于这两个特点 ,也就决定了影视艺术的美。接下来我想大致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现实美......
一我们在这里寻找的老师,显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老师,即能教人写作的老师,自己从事过写作活动,有非同一般的专业性,谈经验、说体会......
不同文学作品带给审美者的美感是不同的,原因何在?本文力图从不同文学作品带给审美者美感的浓淡强弱,以及审美情感的纯度和广度差......
情感是现代陶艺的灵魂,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是陶艺多样化、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分别从创作者、审美者和时代发展的角度阐......
相对同时代知识分子出现精神成长断裂和自我否弃的现象,杨绛的生命气质更为完整和统一,这也表现在她对人生选择的"无悔"上。19世纪丹......
郭沫若《女神》的美学意蕴、结构形式、语义层次与史学价值等,已被众多的诗评家以不同的批评尺度审评过了,并不同程度地切近了文本......
“每一个经验都是一个活的生物与他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某个方面的相互的结果。”[1]审美经验其实是一种鉴别、知觉、欣赏、认知的......
Either/Or首版于1843年,当时克尔凯郭尔刚刚步入而立之年。这部书至少涵盖了年轻的克尔凯郭尔个人情感生活以及他对哲学和人生进行......
<正>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体验和典型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天然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由此而来。传统观念认为审美是以超功利的......
美育学的本体论研究,为我们重新把握美育研究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价值奠定了基础,也为当代中国的美育学建设,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思想路径。......
<正>近年来,恐怖电影在国内悄然兴起,刺激了以通俗恐怖故事为代表的恐怖文学的发展,掀起了一股以欣赏恐惧、恶心、焦虑等负面情绪......
中国美学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种文明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决定了中国人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也使自然审美成为最重要的审美取......
里尔克中期的创作以"学习观看"作为自己的诗艺追求,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出了一种"立体化视觉"的运作。本文聚焦于里尔克中期的"观看诗学",通......
尼采(1844—1900)是继叔本华之后的另一位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