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研究相关论文
一翻译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其间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翻译研究因而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
陈康先生解放前就去台湾大学任教授,一九五八年后游学美国,竟客居数十载,今年二月遽归道山,因而我国哲学界以外的人很少有知道他的。然......
本文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外考古学阶段性发展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两者在学术发展与学科体系上的差异.中国考古学需在实践和......
冯契关注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并力图通过建构“智慧说”来解决这一问题,从思想来源上看,是对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进行深刻反思、力......
过去我们对新闻学理论的研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只注重研究新闻的实践论,很少涉及新闻的本体论。翻开一本本新闻学概论,探讨的是新......
郭齐勇,1947年10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78年至1984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至199......
从表面上看,孙绍振似乎老是在转换话题和课题研究,我们从那篇带有文献性质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算起,近30年来,从文学本体论研究到......
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各种混乱表述的学理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讨论美学问题的本体论语境.认为'美的本质'在其原始......
“身体”是当下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的学者甚至打出了“身体转向”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重新审视文......
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来看,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已深深地进入了哲学本体论的领域.从"拒斥形而上学"运动的失......
对于本体论问题的关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在进一步深入,但在这一过程中情况往往会走向另一极端——片面的强调所谓的"西方"......
<正>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是三个东西具有统一关系呢? 还是同一个东西所具有的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
中国的教育历来存在着强烈的知识化倾向,即主要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承。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超越知识化教育。知识化教育的根本......
知识发现的本体论抽象,从RDF到Ontology,揭示了其本质所在、原理和机制以及“始由出者”。文章通过对知识发现研究的历史回顾,指出了......
以CNKI在线文献分析和CiteSpace、VOSviewer软件为文献计量工具,对1980-2020年间关于预科教育的198篇重要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可......
<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生活的优秀成果,是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在推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