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相关论文
在王统照”五四”前后的作品中,集中创作了大量关于”婚恋”题材的小说.一方面,由于作者童年的生命体验以及恋爱与婚姻的错位,导致......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目前学术界的一大热点,但是,在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之内,却较少发现以深入发掘文化意象为关注角度......
我藏有一本存世较少的王统照的初版本诗集《童心》。对这版本,《唐又山书话》中早有记述:“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里的诗集,
I h......
现代中国的一批文学家对形而上的“人”的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深问题等领域的深层探索、持久询问,是现代中......
杨洪承教授主编的《王统照全集》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9年4月隆重推出。全集的出版为王统照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一个定本,提......
1922年2月15日,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作为创造社丛书的第四种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同年10月,王统照的《一叶》由上海商务印书......
杨洪承教授主编的《王统照全集》2009年4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无疑为王统照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一个定本和权威的依据。全集......
“我在青岛的时候,青岛的海边、山上,我经常各处走走,留下极好印象,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三......
康有为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青岛有名的“广告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社......
中国的出版业,半个多世纪前曾有过三个月内从集稿到出版一册八十万字的大书的壮举。高尔基倡议编辑《世界一日》后,中国一些左翼......
于黑丁,山东省即墨县苏口村人,原名于敏道,曾用笔名于雁、于濬。三十年代初期,他在“五四”新文艺运动影响下,开始学习文学,一九......
历史漩涡中的名伶往事:宋玉庆与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上世纪一部《奇袭白虎团》,成就了宋玉庆。但作为现实生活在这幕活剧中的角色......
一、孤岛茶叙识另境距今已是六十四年了,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的上海孤岛,四周是黑暗的沦陷区,只有市区是英美法等国的租界,宣称中立......
《新文学史料》2001年2期刊登的顾文勋《关于民众戏剧社的若干说法的辨证》一文,对我国“五四”以来第一个致力于新兴话剧建设的文......
在王统照“五四”前后的作品中,集中创作了大量关于“婚恋”题材的小说.一方面,由于作者童年的生命体验以及恋爱与婚姻的错位,导致......
中国文协慰问病重的高尔基和鲁迅事宜查考●孔海珠1936年6月7日,中国文艺家协会经过二个多月的酝酿正式在上海宣布成立。这是一个星期天的......
上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同妻子一起开书店、创办《女子月刊》、满腔热忱地投入中国妇女事业中,七七事变后,该刊物被迫中断,他又......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美......
臧克家的院门位于宅邸的东南角,这正是北京赵堂子胡同北侧的四合院开门的标准方位。屋宇式的大门,占着一间房的间量,门楣上的两个......
百年青纱帐: 一个民族的藏身之地 青纱帐曾是很多历史事件的“藏身之地”。 北方有的是遍野的高粱,亦即所谓秫秫,每到夏季,正......
我担任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都很差。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自己曾一度陷入了......
1931年夏,吴伯箫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当时的国立青岛大学,在校长办公室当了一名事务员。1935年,吴伯箫离开青岛,先后到济南和莱阳......
成立冰心研究会是文学界朋友久有的夙愿。因为这位从1919年起就开始发表作品,从事文学创作生涯达八十多年的文坛巨匠,是我国文学界......
1.目之所及,到处都有春的气息:山间是密密麻麻的松树,大地像铺上了一层绿毯;公园里,鸟语花香,各色的花都得意洋洋地摆弄着舞姿,好......
情系高梁吕铁力家离北太平庄农贸币场很近,东南西北各种杂粮似乎应有尽有,有的还未曾见过,奇怪的是却独独寻不见高粱米。就是那种早些......
今读《语文月刊》2012年第2期《浅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种方法》一文,发现其中“苦心孤诣”一词用得不妥,现提出以与作者商......
浦的梦王统照遗稿雨丝斜缠在大道旁的槐树榆树的枝上,是午后温柔软润的天气。宽平的道中没有行人,一辆黄色白字的长途汽车缓缓地正......
生与死的搏斗王统照遗稿是一颗小草断了根———它不愿重生!是一颗小星从高空下陨———它不愿重耀光明!是一匹饿死的狸牲———它甘......
欧游日记(一九三四年)王统照①生祥:即瑞生祥绸缎店,乃王统照先生岳父山东省章丘县旧军镇孟竹溪先生所开设,此处指该店在上海的分号。②......
老来往事半朦胧,两件大事记心中!时间虽已过去半个世纪,但1949年我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和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情景,却还是那么清晰地存......
前几年我在《香港文学》上读到一位住在美国的华人学者论“孤岛文学”的文章,其中提到我的父亲王统照当年逐渐衰病,对未来失去信心而......
一九三七年秋末,上海战役告一段落,中国军队在日寇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撤出了上海战区。我还记得那一天报纸上的头栏大标题:“凄风苦雨中......
文革时期各个层面的中国诗歌都普遍关注人的拯救问题。从地上诗歌(尤其是红卫兵诗歌)来看:当时中国权力话语的着眼点在于人的集体......
一王统照先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中坚、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
2010年12月16日,山东新闻大厦会议大厅内花团锦簇,佳宾满座,一派节口气氛。来自全省各地和北京、天津、河南、福建、江西、上海等......
第五章《中国的一日》 1936年4月。窗外,阳光明媚。茅盾吃过早饭,走到门前散步。太阳把天空照得澄静瓦蓝。一片白云,悠闲、舒适地......
王统照依托《晨报副刊》编辑《文学旬刊》,既遵循文学研究会的宗旨,又有自己的编辑理念,不同于上海《文学旬刊》的组织性和战斗性,......
徐玉诺与周作人的交往鲁汉论及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必提起周作人,而他与家居河南鲁山的"五四"诗人徐玉诺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交往。......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王统照同其他文坛志士一起,用自己勤奋的笔耕,清除了封建文学的垃圾,倡导了一代新文学作品的产生。茅盾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