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味相关论文
政治文献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体思想,政治文献的外宣翻译是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译者需同时具备政治意识......
摘 要:金岳霖在其巨著《知识论》中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的“译意译味说”是其主要的翻译思想,他以哲学的角度,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但......
文章在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者以为,译意与译味的区别归根结底是概念和意象......
金岳霖在诗歌、哲学著作、小说、戏剧等文体的翻译方面颇有建树。他从哲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结合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提......
金岳霖把翻译分为两种:一是译意,一是译味。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本文认为"译意"是指翻译出原文的经验意义,而"译味"则是再现原文的"人......
中华文化语汇丰富而灿烂,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着重要一席。文化语汇翻译要以文化“移植”和译语“接受”为考量,理顺汉英文化语汇翻......
以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1+1=3》为导向,对《再别康桥》的三个译本进行评析。旨在解读不同译本对于原文的词、意、味翻译的差异......
金岳霖在其哲学代表作《知识论》中,设专题讨论了语言和翻译问题,从哲学家的视角开创性提出了译意和译味的概念,为后人提供了一种......
文学翻译是复杂的,仅仅语言上的变更已经不能满足文学翻译的要求,译者还必须根据原文的要求,在多方考虑与综合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再......
有关诗歌可译性的争论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达不成一致的看法。文章首先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肯定了诗歌的可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一种手段,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一种主要的沟通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文字语言体系,需要依靠......
汪榕培在戏剧《牡丹亭·闺塾》的翻译上运用了3种翻译策略:舍意取味、意味兼得和化意入味。译意是基础,在译意和译味不可兼得的情......
"诗味"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重要概念,受此启发,本文提出了"小说味"这一概念。在这一全新研究视角下对《扶桑》及其英译本展开具体研......
文章在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者以为,译意与译味的区别归根结底是概念和意象的......
通过对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两篇译文进行比较,从译味的角度,结合语境因素而探讨用词的准确、词语的选择和句子的构建,旨......
期刊
30年前,许国璋教授提醒我们:金岳霖教授从哲学的视角讨论翻译问题(尤其是"译意"和"译味"),值得我们注意。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
指出金岳霖翻译思想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悖论,分析了悖论产生的两个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即建立最佳语境关联,让味在读者的品味中产......
金岳霖的翻译问题主要表现在译意与译味的二元对立以及文学不可译两个方面,他站在知识论的立场上选择了译意,抛弃了译味,结果把文......
托马斯·哈代的传世名作《苔丝》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经久流传。其中,苔丝、安琪儿、亚力克、苔丝的父亲等因为性格、教育、经历等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