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多媒体应用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当前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美国教育心理家罗伯特·加涅把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看成是学习情景中刺激学习者的组成部分,即教和学的组成部分。教学媒体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媒体又都具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和局限性,一种媒体的局限性往往又能由其它媒体的优越性来补充。在诸多教学媒体中,笔者认为计算机这一媒体的优势最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計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催动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配合书本知识,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例如,笔者教学四年级的《图形旋转》一课。在备课中,笔者就发现对于空间位置、空间几何这类抽象知识,学生总是掌握得不够理想,甚至有些学生一看到这类题就出现惧怕心理。那么,应该如何去突破这个难点呢?这时,笔者回忆起孩提时代所玩的游戏“俄罗斯方块”。在这个游戏中,有很多图形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变化才能完成。于是,笔者根据这个游戏再结合课堂的重难点做成了课件。当这个课件一展示出来,学生异常兴奋,没想到自己经常玩的游戏也渗透着数学知识,而且是那么形象、直观。这节课很自然地突破了重难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自疑问开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相交与垂直时,笔者就借助计算机展示了学校门口的十字路口,然后提问:“谁能从刚才的画面中说一说两条马路的位置情况?”因为有了直观展示,学生很快就将两条马路相交说了出来。最后,笔者再利用学生对相交的认识,引出了垂直的概念。正因为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们对分辨相交和垂直问题也就不困难了。
  创设应用情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首先出示各式各样的柜子,然后提问:“如果老师要你们帮忙设计一个衣柜,你会怎样设计?”学生汇报时,笔者再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说明。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模拟购物。由于计算机演示具有“复原”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强化。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笔者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建立两个单位的空间观念,笔者在课件中放映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物体,有几厘米长的橡皮擦、小刀、铅笔、文具盒,有几米长的黑板、讲台、睡床,还有几米高的大树、旗杆、人的身高等。让学生们感知,区分厘米和米的长短,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和思考的人,才能挖掘出来。
  展现过程,拓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演示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以及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学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用CAI演示,先把一个圆两等分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样通过计算机的过程展示,既较好地解决了“曲变直”的认知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而且还顺利地渗透了极限思想。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形象地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如学习“平行线”时,可采用动画的方法来演示两平行线向两端无限延长直到尽头,让学生结合直观发挥想象,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这样,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从中渗透了“无限”的思维;另一方面,动态演示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更牢固。   利用动态,提高技能
  模拟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它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筆者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先将量角器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着色、移动的方法介绍量角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再显示可活动的角,学习看量角器上的度数;最后指导学生学习量角和画角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使用中的难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加大容量,提高学生练习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以致上课时,往往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现象。而在“圆的直径有几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学中,又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CAI介入课堂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由上可见,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体现在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深刻性与艺术性上。教师使用CAI,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如同“力气要用在刀刃上”。然而,在实际制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种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但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笔者曾准备过这样一堂课,前后共设计有好几个动画片断,结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目标难以达成。其实,在一节课中,动画的使用一般根据需要来定,不宜过多,并且一定要有利于解决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另一种是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比如说,进行几何形体的分割、搭拼练习,就应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图进行分、移、拼、旋转演示出来;而进行填数计算等练习,则运用投影就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减少书写空间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合理有效地组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但不是说用了多媒体技术就样样都好,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一个学习的工具;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其长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和学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达到其最大的功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都是教师的主战场,被教师理所当然地把控着,成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教学活动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练、背等。哪怕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
陶行知先生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主旨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觉自主地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教师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提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  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感知课文,初读 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课上,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为前提的。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改变?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教学角色的发展变化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更专业更本质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
在现今教育研究领域中,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学教育乃至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保障。现阶段实施的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上蕴含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寻求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向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就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言,高效率
一、概述 光导纤维热金属位置检测仪在国外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仪器。湖北省沙市市自动化研究所参照国外的科技报道经过多次试验已获得成功,曾荣获省科技大会的奖励。
“自能学习卓越课堂”,就是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三位一体最大程度地优化,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在自能学习中,“自”包括“自己、自主”,即自己要学,自己主动学;“能”包含“能动、能够、能力”。其中,“能动”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即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有方法地学习;“能力”就是科学高效地学习。所谓自能学习,就是让学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以“四基”为目标做教学设计时,要以生为本、了解学情,要从单纯考察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基础起,更深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设计更为有效的数学活动。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总是先要确立教学的目标。首先,要改变以往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思维习惯,厘清所要帮助学生积累的活动经验目标,以此对照去考
古诗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文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文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似乎已成为古诗文教学的万能钥匙。由此,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文大餐,被教师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学生只能机械“翻译”,苦苦背诵。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文语言文字的拍案
小学到初中,标志着学生跨入新的学习阶段,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是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更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把中小学数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对于初步接触英语的小学生,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讲英语,如何保持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又能很好地完成枯燥的词汇教学以及更深度的小语篇教学呢?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笔者分析了起始英语如何由词汇教学过渡到小语篇教学的过程。  充分利用课堂活动  现在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不太愿意教授低年级学生学英语,相对高年级教学来说,起始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比较少的,一堂课的任务也较轻。可经常看到一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