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相关论文
唐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高峰,包括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与极为丰富的诗学成果.“意境论”的出现、司空图之《二十四诗品》与文学之盛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能够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诗人,应该感谢夫人翟氏,她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
胡小石先生的杜诗研究首先具有史家的视野和眼光,善于从“史”的角度对杜诗进行考察、归纳;其次,胡先生深受乾嘉朴学传统影响,将朴......
7月10日 晴 怀着愉快地心情,又迎来了快乐的一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吃过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跟随各队的导游,先去游览了被授予......
2012年3月,唐代诗圣杜甫一夜间在网络爆红。这一次,他凭借的并不是那惊世骇俗的诗句,而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杜甫涂鸦”。在微薄疯传......
摘 要:李杜书迹虽然大多已佚,但从各自存世的书诗来看,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书法造诣,也表现出各自的书法审美趣尚。总体来说,李白崇清真、......
我国古诗中出现过“蚍蜉撼大树”和“蜉蝣撼大树”两种说法,二者的本意有所不同。前者是“不自量力、不能得逞”的意思,而后者是“......
谁是当今曝光率最高的古代文人?不是李杜,不是三苏,而是烤鸡翅,泡秋香的唐伯虎,然而如日中天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却入不了专家的法......
人们常用“沉郁顿挫”来总结杜甫的诗风,我在教授《李杜诗五首》一课时,试图以新课标为指导,用拓展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感......
我有两本《唐诗三百首》,一本是近两年出版的精装本,雪白的纸张,新颖的装帧,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却不想去触摸它,因为它那夺目的......
<正> 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作诗逾万首,据《剑南诗稿》现存9138首,其数量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到了晚年......
期刊
2013年3月3日 运动员们比拼的速度,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量,谁快谁慢,谁赢谁输,一目了然。人生的赛跑,我们无法预估生命的长度,也没有确切......
写作需要一份良好的心境。这心境携带一份悠然、一份感怀、一份澄澈,亦带一份暗夜中才能体味到的寂寥与清静,才能安然地潜入心底深处......
叠字诗,顾名思义,就是用叠字修辞写成的诗。一首诗中运用三五处叠字并不算难,难的是整行诗都重叠用一个字,而要用得自然顺畅,表意贴切,毫......
清晨的校园,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学生三五成群来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但事实上,不论是我们的早读课还是平时的课堂,鲜有琅琅的书声出现......
韩愈诗歌中有以写怪奇之象为特征的一类,此诗在这方面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诗中的双鸟,从海外飞到中州;但长期分离,不能相伴鸣酬......
文坛上并世而出的大家常常同举并称,如李杜、元白、韩柳。李商隐(812—858)小白居易四十岁,作风又是那样迥异,所以很少有人将他们相提并......
裴斐先生的不幸病逝是我国古典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对他的英年早逝,我感到无比悲痛与惋惜。虽早闻先生大名,但与他相识却是迟至1992年的事......
与所有课程一样,中专语文课也应重视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常言说得好:“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问”不仅是学生要问(请教)老师,......
最近,学术界对于王夫之关于古典诗文大家的严格批评有所关注。如船山将贴近历史、同情人民的杜诗讥为“愁贫怯死”;把元、白写爱情......
读完杨义先生《李杜诗学》 (北京出版社 2 0 0 1年 3月第 1版 ,以下出自该书重要引文只注页码 )马上想到的是韩昌黎的诗句“李杜文......
陆游极其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子孙。晚年为此特写下《放翁家训》一卷,教诫后人。他一生留下的近万首诗作中有约两百首是写给儿孙的,......
【原文】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
一 曾参加过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著名文学家冯雪峰,浙江义乌人。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还不到20岁,就成为文坛所瞩目的“湖......
胡晓明《再认文学上海》说:“在上海住过多年的陈三立,诗才之大、诗功之深、诗艺之妙,置之李杜苏黄前,绝无愧色;而思想文化之复杂......
1930年10月,杨开慧烈士牺牲后,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3兄弟来到上海避难。不久,毛岸龙因病去世,毛岸英、毛岸青被身为牧师的中共地下......
“首长好!” “首长辛苦了!” 声如洪钟。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2013级新生军训检阅仪式上,1500位左右的年轻学子被分成多个方阵......
千红万紫醉人眸,创建诗乡岁月稠。炎夏赴村传李杜,寒冬入校叙毛周。红头文焕朝霞圃,白发翁推古韵舟。今日授牌铺栈道,高山竣岭在前头。......
杜甫被简化、脸谱化、格式化了,这里讲点真相,或曰常识 如今繁华盛世,有意思的话题多着呢,我早就想说说杜甫,但既害怕在一个写诗的人......
1、从小木屋走出来rn这个人在小木屋呆得很久了.我们知道他习惯的事情是冥想和吟唱。想得久了,他就会吟唱几句,悦耳或不那么悦耳的声......
千古永城,文化长廊,六艺殿堂。恰群英荟萃,诗书联裾;风流雅士,星月流光。跨越重洋,蜚声海外,大汉雄风气势昂。东风劲,看云帆高挂,破浪飞航。......
<正>学问不大脾气大,是当下一些学者面对批评时的真实写照。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到的那种"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
<正>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齐著名诗人。他一生以翰墨为勋绩,用诗篇为自己铸就了不朽丰碑,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
经学两个毛病 中国的经学真正害死人。我小的时候,有一位经学家时时为我讲解经书,常常为一个字,引经据典讲两个钟头。他把从前各家......
清朝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对李杜诗篇的评价是否公允姑且不论,但提出......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它不离审美而又超越审美,也即指艺术的伟大性.在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