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品相关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品社是一门综合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新课改以来,《品德与......
一、创设生活情境的活动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76-01 一、对知识的理解 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人......
研究型“学”的德性本质蕴涵了“学”的理念与目标追求,还包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与学品。“学”之主体只有深刻......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生活上过度顺从,行为上迁就溺爱,使孩子养尊处优,成了名副其实的“温室花朵”。据统计,大约有70%到80%......
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那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培首创。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可是由于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品生(品社)课就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社课应该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更多的体验渠道,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而绿色是......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是一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终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学科,是学生了解社会的最初渠道。在促进学生......
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一种对话,是编者、作者、文本、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复杂对话。在这诸多的元素中,文本是关键,它是架设在编者、作者......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
本刊讯11月12日,辰溪县小学品社、科学教学研讨会分别在熊首山小学和城北小学召开。来自全县各个小学的100余位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把钥匙,也是一座桥梁,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湖南人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过去的品社课教学费时费力低效,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品社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因为高效课......
钱仁康先生不仅在西方音乐的作品分析及史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对中国音乐的研究也造诣颇深。文章对钱先生的多篇中国音乐方面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