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知识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刚接触的学习内容,既新颖又有一定的难度,稍微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就容易走偏,尤其是“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章节,公式和概念掌握不牢就混淆了,让学生头疼不已。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引言
初中数学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但是对于刚从小学生过渡而来的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初中几何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数学教师要掌握好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平面几何概念和平面想象意识。
初中几何是以平行与相交、同位角、内错角、相似形、全等形等主要内容构成,这些内容看起来非常容易,因为它对于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要求不高,但实际掌握起来则有一定难度。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几何部分内容不多,但是讲起来非常吃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也不甚理想,教学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教师在进行几何知识部分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现象来解释其中的几何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单纯地只是利用所学来解题,没有形成从生活中学习几何,从几何中看生活的良好思维模式。
二、从生活到几何
不少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依赖数学教学参考书,基本上是在课前备好课,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创意来进行教学。笔者并不是反对翻看教学参考书的做法,也不否认教学参考书的作用,但认为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参考书,比如在看到好的教学创意的时候,要多多思考,结合课堂实际来创造一些即兴的、巧妙的教学创意。
生活和几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讲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时,我们要学很多判别定理,什么边角边、边边边等,这些判别定理有好几个且非常相似,一不留神就混淆了。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学生做示范。比如:让学生自己拿出一张纸,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然后演示如何判别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下次判别三角形相似的时候,还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感受什么是三角形的相似,什么是三角形的全等。相信有了数学教师的实例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好这两部分难点知识。
三、从几何到生活
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给学生的所有知识,最终是要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学习成绩再优秀那也只是花架子,比如平行线即便学得再好,在建筑工学的实际中,如果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办法来求得另一个角度的大小,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呢?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及时转变,尤其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倾向于应付中考,还需要转移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来说,这种转变就是要将几何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旧停留在初步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是处在摸索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模式依旧是以封闭式教学课堂为主,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程度远远不够。其实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中的知识也非常具有实用性,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笔者有个大胆的建议,将课堂开放性进一步提高,可以尝试着将课堂开在室外。我们在户外进行几何知识教学,在无形之中传授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一些学生排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另一名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的判别定理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性和全等性。通过这种开放式,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教学初中几何知识,可以让教学充满趣味,也让学生从封闭式课堂中解放出来,做到知识的边学边用。
四、应当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几何的开放式课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要运用好这种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课堂的对象。初中生心智发育不健全,自制力较差,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候,需要教师有非常强大的课堂驾驭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过度关注户外环境而忽视了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部分知识教学的时候,要掌握好教学进度。对于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的部分,要多花点时间,多做点有针对性的练习,多给学生时间和耐心,切忌操之过急,毕竟中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最后,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不要害怕犯错误,大胆迈出这一步,可以邀请一些同行教师来观摩,请他们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毕竟是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有好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大胆地付诸于实践。
总之,受限于心智发育程度,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初中几何知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思考,多多动脑。在合理利用教学参考书的时候,多多参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到教学有爱心、有创新、有耐心,相信在师生配合默契的情况下,几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能走向成熟。
一、引言
初中数学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但是对于刚从小学生过渡而来的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初中几何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数学教师要掌握好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平面几何概念和平面想象意识。
初中几何是以平行与相交、同位角、内错角、相似形、全等形等主要内容构成,这些内容看起来非常容易,因为它对于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要求不高,但实际掌握起来则有一定难度。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几何部分内容不多,但是讲起来非常吃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也不甚理想,教学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教师在进行几何知识部分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现象来解释其中的几何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单纯地只是利用所学来解题,没有形成从生活中学习几何,从几何中看生活的良好思维模式。
二、从生活到几何
不少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依赖数学教学参考书,基本上是在课前备好课,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创意来进行教学。笔者并不是反对翻看教学参考书的做法,也不否认教学参考书的作用,但认为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参考书,比如在看到好的教学创意的时候,要多多思考,结合课堂实际来创造一些即兴的、巧妙的教学创意。
生活和几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讲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时,我们要学很多判别定理,什么边角边、边边边等,这些判别定理有好几个且非常相似,一不留神就混淆了。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学生做示范。比如:让学生自己拿出一张纸,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然后演示如何判别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下次判别三角形相似的时候,还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感受什么是三角形的相似,什么是三角形的全等。相信有了数学教师的实例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好这两部分难点知识。
三、从几何到生活
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给学生的所有知识,最终是要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学习成绩再优秀那也只是花架子,比如平行线即便学得再好,在建筑工学的实际中,如果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办法来求得另一个角度的大小,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呢?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及时转变,尤其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倾向于应付中考,还需要转移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来说,这种转变就是要将几何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旧停留在初步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是处在摸索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模式依旧是以封闭式教学课堂为主,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程度远远不够。其实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中的知识也非常具有实用性,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笔者有个大胆的建议,将课堂开放性进一步提高,可以尝试着将课堂开在室外。我们在户外进行几何知识教学,在无形之中传授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一些学生排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另一名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的判别定理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性和全等性。通过这种开放式,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教学初中几何知识,可以让教学充满趣味,也让学生从封闭式课堂中解放出来,做到知识的边学边用。
四、应当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几何的开放式课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要运用好这种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课堂的对象。初中生心智发育不健全,自制力较差,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候,需要教师有非常强大的课堂驾驭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过度关注户外环境而忽视了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部分知识教学的时候,要掌握好教学进度。对于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的部分,要多花点时间,多做点有针对性的练习,多给学生时间和耐心,切忌操之过急,毕竟中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最后,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不要害怕犯错误,大胆迈出这一步,可以邀请一些同行教师来观摩,请他们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毕竟是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有好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大胆地付诸于实践。
总之,受限于心智发育程度,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初中几何知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思考,多多动脑。在合理利用教学参考书的时候,多多参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到教学有爱心、有创新、有耐心,相信在师生配合默契的情况下,几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能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