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几何开放式教学模式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知识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刚接触的学习内容,既新颖又有一定的难度,稍微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就容易走偏,尤其是“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章节,公式和概念掌握不牢就混淆了,让学生头疼不已。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引言
  初中数学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但是对于刚从小学生过渡而来的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初中几何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数学教师要掌握好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平面几何概念和平面想象意识。
  初中几何是以平行与相交、同位角、内错角、相似形、全等形等主要内容构成,这些内容看起来非常容易,因为它对于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要求不高,但实际掌握起来则有一定难度。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几何部分内容不多,但是讲起来非常吃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也不甚理想,教学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教师在进行几何知识部分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现象来解释其中的几何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单纯地只是利用所学来解题,没有形成从生活中学习几何,从几何中看生活的良好思维模式。
  二、从生活到几何
  不少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依赖数学教学参考书,基本上是在课前备好课,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创意来进行教学。笔者并不是反对翻看教学参考书的做法,也不否认教学参考书的作用,但认为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参考书,比如在看到好的教学创意的时候,要多多思考,结合课堂实际来创造一些即兴的、巧妙的教学创意。
  生活和几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讲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时,我们要学很多判别定理,什么边角边、边边边等,这些判别定理有好几个且非常相似,一不留神就混淆了。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学生做示范。比如:让学生自己拿出一张纸,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然后演示如何判别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下次判别三角形相似的时候,还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感受什么是三角形的相似,什么是三角形的全等。相信有了数学教师的实例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好这两部分难点知识。
  三、从几何到生活
  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给学生的所有知识,最终是要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学习成绩再优秀那也只是花架子,比如平行线即便学得再好,在建筑工学的实际中,如果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办法来求得另一个角度的大小,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呢?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及时转变,尤其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倾向于应付中考,还需要转移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来说,这种转变就是要将几何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旧停留在初步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是处在摸索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模式依旧是以封闭式教学课堂为主,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程度远远不够。其实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中的知识也非常具有实用性,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笔者有个大胆的建议,将课堂开放性进一步提高,可以尝试着将课堂开在室外。我们在户外进行几何知识教学,在无形之中传授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一些学生排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另一名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的判别定理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性和全等性。通过这种开放式,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教学初中几何知识,可以让教学充满趣味,也让学生从封闭式课堂中解放出来,做到知识的边学边用。
  四、应当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几何的开放式课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要运用好这种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课堂的对象。初中生心智发育不健全,自制力较差,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候,需要教师有非常强大的课堂驾驭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过度关注户外环境而忽视了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部分知识教学的时候,要掌握好教学进度。对于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的部分,要多花点时间,多做点有针对性的练习,多给学生时间和耐心,切忌操之过急,毕竟中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最后,在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时,不要害怕犯错误,大胆迈出这一步,可以邀请一些同行教师来观摩,请他们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毕竟是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有好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大胆地付诸于实践。
  总之,受限于心智发育程度,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初中几何知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思考,多多动脑。在合理利用教学参考书的时候,多多参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到教学有爱心、有创新、有耐心,相信在师生配合默契的情况下,几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能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英语学习从以前的“教”逐步转向“学”,学生要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从学生本身出发积极主动地将语言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全面消化英语学习的各个重点。而初中生本身的学习能力的不同以及不良的元认知都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尤其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指导。  一、 不良元认知对教学的影响  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初中生在人生的黄金学习期学习英语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过针对每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语文教学目标描述为“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相一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健康学习、创新学习,且终身受益。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准确定位,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育界一直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人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主要认为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兼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致力于营造“情趣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科学化,力求通过严密细致的分析,将文本分析得事无巨细,剥夺了学生感悟文本、享受美感的权利,以教条僵化压抑生命活力,使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部分教师困囿于书本,照本宣科,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陷入了机械重复的漩涡,扭曲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令学生精神迷失,苦不堪言,失去了应用的乐趣。  语
简约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简洁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去思索语文知识。简约化教学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过于繁琐的现象提出的。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便在课堂中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大量的学习目标、不断变换教学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却不如人意。教师对这样的现象感觉很困惑,认为自己都是照着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如过去呢?然而教师教学以前却忽略一个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更为强烈的参与愿望,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有的教师的语文教学还是局限于“应试”,没能注重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让语文教学陷入了困境。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参与的现状及其突破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学生参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但仍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以满堂
一、以课本为基础,合理设置引导框架  作为教学的核心要素,语文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和基础,但如何运用好教材课本这个工具,怎样设计好运用教材教学这一基础,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处理。教师如不能正确把握课本教学方向,很容易导致教学出现偏颇。因此,在引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课本进行深入研究,依照课本层次内容,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进行合理编制,决定教学取舍,形成教学导向。合理的语文教学设计,要求
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需要重新考察策展的问题。到处都在说策展,只要牵涉到一点组织上的问题,这个词基本都会被提到,只不过往往对所论及的问题浅尝辄止。在这样的语境中,就某
中考对于我们而言,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考试前的复习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要做到多方面、全方位分析,做出一个合理完美的复习策略。因此,本文就中考数学复习提几点建议。  一、中考得分技巧  (一)构建知识网络、粗记数学框架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框架,这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我们要把初中所学的“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一贯坚持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从刚开始的不懂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刚开始的特别害怕做班主任工作到现在的喜欢做班主任工作,从刚开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数学活动中的选择和倾向,是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它是数学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推动数学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