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知识》相关论文
记得第一次写《烹调知识》结缘,是在1993年的春天,那时我正在一家饭店学厨。一天偶然路过报亭被载有“翻锅技巧”的一期《烹调知识》......
《烹調知识》创刊七周年时,我曾经写过一篇祝贺文章,盼它百尺竿头,再建辉煌。 转瞬之间,10年过去了。10年间,中国期刊市场竞争激烈,许......
编辑同志: 我打心眼里喜欢上你们的《烹调知识》这一杂志,因为她不仅成了我的良师,而且还成了我的益友。话,得从头说起。 我走出......
《烹调知识》(2006年第9期)刊出“十二种能增强记忆力的食品”,其中“鱼”是一种。文中写道“ 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
在热菜烹调方法中,最易混淆的是炖、煮、煨、熬四种烹调方法。《烹调知识》创刊20多年来,已刊登了一些介绍炖、煮、煨、熬方法的文章......
承蒙《烹调知识》编辑部的惠顾,给我寄来了2010年《烹调知识》合订本,这对我来说,在假期期间,成为必读之物。 读罢之后,有三大感悟。......
我并不是什么评论者(更不是“家”),也不是拍马奉承之人,因为与《烹調知识》杂志有着几十年的渊源,彼此互相信任、了解,可以说无话不谈,《......
编读热线 编者的话: 看了“山西面食培训中心”的来信及两位学员的学后感言,颇多感慨。中心对本刊的感谢,只不过是该培训中心的......
我从1994年开始研究饮食市场饮食文化先是给《西安晚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中国食品报》《中国商报》《深圳特区报》等报......
书柜里存放的《烹调知识》,是平时的“精神食粮”,无论过去的,还是新订的,总是常拿来翻翻。大概由于职业关系,偏爱水产方面的文稿,无独有......
最近收到《烹调知识》卷首语刊有“烹饪为传统与创新”一文,读之,颇受启迪。“创新”不是个新名词,这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我国饮食文化......
《烹调知识》(2008年11月)拜读了由孔凡真撰写的“孔子的饮食观”。无独有偶,又拜读了《东方食疗与保健》(2008年6月)由姚海扬撰写......
豆渣,为豆腐渣的简称,是加工豆腐、滤出豆浆后的残渣。在旧社会里,大多作为猪的饲料,但一些穷苦人家,亦将其作菜肴食用,所以很少有人问津......
鸡,作为一种烹饪原料,吃法多样,档次能低可高。用鸡做菜,最常见的是分部位烹调,如香酥鸡腿、黄焖翅中、清炒鸡丝等。笔者用鸡脯肉作主料......
弹指一挥间,《烹调知识》杂志已经创刊20周年了。看见这个黄土高原上栉风沐雨长大的“帅小伙”,那么朴实,那么健壮,那么充满靓丽的青春......
我从2001年起阅读《烹调知识》杂志,感觉这是一本有魅力、深受读者喜爱的杂志。 杂志紧贴大众群体,突出了大众消费,受到了大众喜爱......
新年过后,有一天我同时收到5家烹饪杂志寄来的赠阅样刊,急于要看的是我在去年开始关注的《烹调知识》。2006年第1期的靓丽封面吸引了......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临了,在这传统的节日里,准备一些丰盛的菜肴和家人团圆,与朋友相聚,是理所当然的。去饭店购买,既不经济实惠,也......
在日常饮食中,很多人经受不住美味诱惑,认为每餐多吃一些食物没什么关系,因为“多一口”不会吃出胖子。然而,事与愿违…… 每餐......
《烹调知识》(2011年9期)曾刊出我国最早的专职营养师——“食医”一文,今重读之,颇受启迪。为何如今的“营养师”备受青睐?是因为人们......
编辑朋友: 不少人在超市选购食品,发现某些包装上印有“辐照食品”的绿色标签和中文说明。请问《烹调知识》的专家们,辐照食品会不......
最近《烹调知识》(2010.2)“卷首语”刊出“烹调的灵魂”一文,细读之,颇受启迪,文中总结了“精细”、“美妙”、“情感”、“礼仪......
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社会餐饮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景象。初期,各地的大小报纸都先后开辟了烹......
<正> 我家曾住在沈阳繁华的中街。中街邮局的报刊门市部是我常去之所。那儿有什么刊籍,哪本杂志畅销或滞销,或因“看官”不买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