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翻译相关论文
2009年11月27日,《沈阳晚报》C7版刊有《红色“译人”杨宪益》一文,文中说:“他与英籍妻子戴乃迭携手生活了半个世纪,合作翻译了一......
我国的合作翻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译者与译者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翻译研究的中心。合作译者有契合,有偏离,也有变形,这一切都是建立在......
15世纪初,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列奥纳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把翻译描绘为一种根本上来说有问题的活动:“准确的翻译是雄心勃勃......
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翻译的主体主要是传教士和汉学家,只是到了近代,中国学者才开始登上"中译外"的历史舞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尤其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通过口传文学的形式保存并传承下来。因此,加......
我们知道,如今中国门类齐全的自然科学研究和教育,并不是中国古代研究和教育的延续与发展,而是从西方传入的。有人将17世纪初利玛......
随着合作翻译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作者分析过去十年的合作翻译研究发现,研究者多聚焦于不同的合作翻......
马爱农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她与妹妹马爱新合作翻译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还翻译过《绿山墙的安妮》《绿野仙踪》《船讯......
加强国际合作出版能力建设是集团积极探索版权贸易合作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合作翻译出版工作已成为我国国际......
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2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的主......
本文提供了与澳大利亚专家拉塞尔·史密斯合作翻译的五首纳兰词英译,回顾了我国中外合作翻译的四个阶段,并对合作翻译的优越性进行......
2014年11月22日至24日,由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和美国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Emily Dickinson International Society)联合发......
照片上的一对男女,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妻子戴乃迭。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一个传统的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是天津中......
【摘要】译介学,源自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是最近二十年来,发展的最为迅速,最富有生机的研究领域之一。《围城》在海外的成功译介为中国文......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合作翻译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形式,经常应用于“时间紧、任务重”的翻译项目中。然而,由于翻译行为自身......
【摘要】合作翻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在我国的翻译史上有着积极地作用,本文从古代佛经译场制度,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
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他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
英国作家巴兹尔·马克西尼斯的《比较法:法院与书院》是由郑州大学的苏彦新老师和胡德胜老师合作翻译的,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加强中国一瑞典在标准化领域的合作,中国标准化协会李忠海理事长于2009年2月18日在我协会会见了瑞典标准协会(SIS)首席执行官拉......
他是明末耶稣会汉籍中的重要作者,是中国外国文学翻译的先驱者,先后与金尼阁、艾儒略合作翻译中文本伊索寓言《况义》(1625年)、中译第......
从翻译概念的角度分析,不懂外语的林纾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家:他只是参与了翻译的后半程工作,对接收的汉语信息进行再创作,完成更彻......
现今同一部外语作品的译作,版本多且水平参差不齐.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出现多版本译作是因为译者认知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可......
合作翻译由来已久,是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通性强调适应与选择,在合作翻译中尤其突出。在晚清西方史学的传播中,《泰西新史揽要......
赛译《水浒传》作为第一部英译本,也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译本。赛译本的翻译过程是在龙墨芗的帮助下完成的,这表明文学作品具有很......
作为中国近代最富盛名的小说译者,林纾却味于外文,不能直接阅读原著,他需要口译者的合作才能完成翻译。然而林译小说口译者们的光芒却......
2020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华诞,首先要热烈地祝贺人教社为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和教育图书出版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回想......
林纾和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是晚清主要的翻译家,在对域外小说的译介中,他们各自的翻译合作模式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翻译史上都是较......
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语境下,如何完善现有译者模式并提高传播效果,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就合作翻译而言,《毛泽东选集》英译这......
长久以来,人们对翻译的研究都是围绕译者、译本、翻译理论与方法等展开,翻译也常常被看作是对人——“译者的个人行为”或是对物——......
本文尝试对合作翻译的模式进行历史性考察,并按照数字化分为传统合作翻译模式和众筹出版翻译模式。比较众筹出版翻译模式与传统合......
中国当代诗歌因其丰富的意象,变幻的语言和多样化的形式而著称,使得翻译当代中国诗歌更加富有挑战和乐趣。论文旨在通过以两首典型......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的频繁沟通与交流凸显了翻译和术语的重要性。合作翻译实践中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决......
本报告是一篇关于学术论文翻译实践的报告。原文为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和认知科学家劳伦斯·W·巴塞罗(Lawrence W. Barsal......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典籍英译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分析了典籍英译的现状和影响其......
合作翻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对“立体式合作”、“口述加笔受”、“主译加辅译”等中国传统合译模式成因、表现形式、优缺点、......
译场在佛经汉译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其独特的立体化翻译合作方式以丰厚的译学......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古代佛教译场的发展沿革,探讨佛教译场对当今译者素质培养、翻译程序、合作翻译等方面的启示,并提出我们要重视译......
中国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组织形式——译场合作翻译。这种立体化翻译合作方式组织严谨,分工细致,......
文章主要论述中国古代佛经译场在合作翻译形式、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后世翻译活动的影响,指出佛经译场对中国翻......
合作翻译是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的重要译介模式之一。本研究对中外翻译史上典型的汉语文化典籍外译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各自特......
杨宪益(1915.1.12-2009.11.23),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我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