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记者相关论文
延安时期(1935年-1948年)是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在党内进一步确立领导地位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毛泽东能够在国内与国际上广为......
入选理由: 丹东之美,当属清秀、质朴之美,而且,这里或将成为东方的瑞士 最能反映一座城市面貌的地方一个是公共厕所,一个是......
让老百姓也听得懂 周总理很会交往。与外国记者,不管是友好国家的记者,还是敌对国家的记者都能交往得很好。周总理在国外举行记者......
“我的成功是中国人的骄傲。”美国女子体操队主教练乔良说。 那一天,美国女子体操队名将柳金和乔良一手带大的爱徒肖恩·约翰逊......
海 岚·里昂,在2013年春季的邦瀚斯拍场上,被人称之为张学良飞机驾驶员、机械师、随从。当杨先生拍得的海岚·里昂照片在媒体发布......
对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加以有意的歪曲解释,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曲解。曲解是有意作出不符合原意的新解,和误解、用词不当等不是一回事......
由西方记者拍摄的一张中国父母送儿女上大学的照片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兴趣。它反映的是中国父母陪孩子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报到,晚上父......
两个犹太人之间的决斗 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开启了中美两国的破冰之旅,在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时,有西方记者问他......
沈国放这个名字,国人并不陌生。人们经常从各种新闻媒介中,倾听到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外交政策、评价国际形势发出的声音。他的名字本......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其伟大光荣的一生中,经历过无数次谈判,出席过无数次记者招待会,遇到过无数个棘手的问题,但他从不动怒,甚至不高......
他多次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对银幕的酷爱,他说:“如果我没有成为一名政治家,我肯定是个出色的电影导演,或者至少是个电影评论家。”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在一次与友人的交谈中诙谐地提到,我们“党内有两个奇人,一个做过和尚,一个当过牧师”。“和尚”就是指传奇......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过:“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执政者......
1979年1月29日凌晨,正是中国旧历新春的大年初一。在中国政坛历经沉浮、三次大起大落的传奇式人物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率领一......
也许所有乌托邦的创建者中,卡斯特罗是对其反思最痛彻的一个。但无论如何,所有的乌托邦体制都是由后来者改变的,而且不是指定的那个接......
经济出了问题,普通美国人首先就会责怪中国夺走了他们的机会;经济好转时,他们又会乐于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 艾远征(Gady Epstein......
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办学热潮面前,新闻实践教育机制的保障,是新闻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新闻专业实践教育在国际上尽管有很多成......
文章以2008年的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的新疆7.5事件为例,比较两次事件中国外媒体报道的变化,总结国内媒体危机应对的得与失,在此基......
通过这些观察者的记录,一个多元的中国在读者心目中被渐渐搭建起来 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愈加被关注,越来越多的西......
SARS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主要对中国处理SARS的做法......
抗战期间,特别是珍珠港事件以后,一些西方国家的通讯社先后在重庆设立记者站,一批西方记者活跃在国统区。大约在1943年的下半年,这......
1936年夏天,有位机智而勇敢的西方记者,为让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真相,只身冒险进入陕北苏区采访,他就是埃德加·斯诺。斯诺于1905年......
【正】每个时代的新闻作品都有不同的表述特征,如果记者的业务水平跟不上这种发展需要,即使事实再"硬"也会使其总体价值大打折扣。......
她让中国受到美国的尊敬,却屡次遭遇中国人的攻击。 他被共产党请进延安,成为战时中共的首席发言人,毛泽东后来说:“斯诺著作的功劳......
西方媒体推崇客观报道,重视事实,重视细节,重视直接引语,善于用事实说话,客观报道手法运用娴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对西方一......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设“南京大屠杀”专案调查......
切中要害、快捷时效、眼光长远、读者关心、富有人情味、影响社会等,是西方记者常用的选择新闻报道角度的经验作法,这些值得我们研究......
2008年3月中旬西藏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一度受到影响。正当西藏问题和北京奥运被西方媒体炒得火热时,汶川大地震的......
西方会议报道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的会议新闻出现于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报纸、公元前59年罗马公告式官方公报——《每日纪闻》,它是罗......
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斯诺、斯特朗、库恩等人是深深参与其中的“化妆师”。 争相描摹的冒险时代(1930~1......
马航客机失联后,很多人对中国媒体的表现非常不满,而对《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推崇有加,认为西方记者能有效分析数据......
5月16日,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西方记者将中国的抗震救灾与所谓的“新闻自由”强行联系在一起,称中国政......
1936年6月,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来到我国陕北苏区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参观访问。之后,斯......
当年曾有一批日本战俘、"日本八路"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们对延安难以忘怀,延安随着他们对中国革命及......
东南亚最可怕而且又最神秘的军事力量是驻在老挝、警戒在中国边界、占领柬埔寨的越南军队。作者是一名能在这个亚洲的普鲁士前缘营......
桑德斯、何伟这样的西方记者,并不热衷发掘中国轰动、爆炸、惊悚、巨变的故事。他们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和常态的中国社会,冷静地讲述......
妙用直接引语,是法新社记者采写的消息<'我们的心在哭泣'>的一大亮点.这条300多字的消息,从标题到结尾,使用直接引语竟有7......
埃德加·斯诺,一位在世界新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西方记者,一位至死都宣称“我热爱中国”的国际友人。今天,我们再次翻开他的著作......
抗战爆发初期,日本通过一系列对外宣传手段取得了舆论主动性,英美等西方国家持中立态度。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国民政府意识到了对......
由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文化遗产和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国家大大不同,因此除了极为了解中国的汉学家外,许多西方人描述现代中国发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