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论文
长久以来,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原则;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主义将生产力视为最活跃、最革......
作为思想观念生产者的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揭示关系......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扬......
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历史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现实的产物而不是纯粹思想的产物,否定了历史是人们按照头脑中的观念创造出来的论断......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双......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一般意识形态与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研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经典著作,......
欣逢《博览群书》300期华诞,庆祝生日,总要说些与寿星有关的话。300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折合成年寿也有25年了。1980年代,我看到与读书......
在《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八期李伯重先生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一文中,李先生认为:“资本主义一词,尽管是当代世界政治语汇中最重要和......
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汉字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不少人在摸索、试验如何使外国人学汉字学得快一些。 汉字结构复杂,不可能有一个一以......
我们从事慈善事业,实在是找到了自己生命中最值得珍视的事业。在这个事业中,我们最能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我们的日......
<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大工程,也是国家治理理论的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
影视艺术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为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根据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影......
广松涉(HIROMATUWATARU,1933~1994年),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 1933年8月11日广松涉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从小酷爱自然......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形态》借助于对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曾受到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强烈影响,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困境。唯物史观创立后也即在《德意志......
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马克思对之的追问一生都没有停止探索,而且其追问本身也是一个逐步深入、逐步清晰的过程。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尽管马克思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时提到了现实的人,但马克思不是停留于此,而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与物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本文论述了确立唯物史观出发点三个基本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
社会是人的社会,探究人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问题必须以人为起点。正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
摘 要: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决定了人的解放的内涵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本文从生产力的发展、开......
201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文献学研究仍然受到大家高度关注,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手稿和经典著作的重新解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逐渐形成发展起一个以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建构有两个前提,即马克思有无哲学以及是否有教科书化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上,辩证唯物主......
一先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正名问题说起。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及《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唯物主义......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raditional explana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出了划时代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正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承接了《1844年......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课题已经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话语的解蔽是新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修订的一大特色。话语解蔽存在一个逻辑前提,即话语的遮蔽。这种遮蔽性......
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有机构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性地利用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意......
遗憾得很,在否认造成斯大林兵营社会主义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作者之中,还没有一个人敢于深入探讨问题的社会和经济实质,也不......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性”问题作过很多探讨,这些思想及其丰富,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指导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追求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关于“人......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有着内在关联,"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个命题,浓缩了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经过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杨大明主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01.-2册;20cm.-ISBN7-226-02534-5:¥43.00 《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
“社会”概念是把握和阐释马克思思想的窗口和入口,作为一个核心范畴,它的生成与嬗变就是马克思整个思想流变历程的浓缩及其内在逻......
“马克思主义”一词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最初带有贬义,马克思曾不接受这个词。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从正面采用了这个词,并......
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历史发展过程、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角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Mar......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恩......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是其民族文化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认为全球化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是各个民族......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从宗教批判起步的。这不仅是因为在他们的时代宗教反思很流行,更是因为思想的内在必然性;同样由于这种内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并把“现实的个人”作为他探索历史的前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上的出发......
本文对异化概念及其理论沿袭进行了梳理,从不同角度对异化概念及其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其中既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对异化概念及......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理解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重要文本。只有在文本解读中,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批......
《德意志意识形态》清楚呈现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批判、建构、超越三重逻辑。《圣布鲁诺》章、《圣麦克斯》章接续《神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