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课相关论文
本文以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论述立足教学目标、具体学情、文本特征,设计导读激趣课型、精读示范课型、研读探究课型、交流展示......
如何让学生自然顺利地完成小升初的过渡,一直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断层”的原因入手,通过对课......
教学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在课程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正>在我的记忆中,从记事到参加工作,学生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要做作业。家长买......
<正>在新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理念日益更新,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时常是一幅繁花似锦,热闹非凡景象。然而我们不......
<正>那日,传达室的范伯告诉我有一件包裹。心中窃喜:莫不是书到了?打开,果然是!任景业老师赠送的专著《走进孩子的课堂——研读课......
期刊
问:“文化论著研读”部分共有四条目标,第一条谈到了总体要求和教学内容,该如何认识?答:语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要求学生主要阅读各......
<正>课程标准之所以被称为教学的大法,是因为它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正>课后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直接体现了编者意图,反映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因此,......
<正>如果有人问我:"老师,您会备课吗?"我会理直气壮地反问:"我教学一二十年,怎么不会备课?"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听课、评课,都是......
<正>2001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1年后,课堂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怎样的状态?教育的生态是否有了巨变?在中国......
我校从实施学校发展“一五”规划(2004年-2008年)到“二五”规划(2008年-2012年),学校发展由“治标”,即外延扩张,转向了“治本”,即内涵发......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比“教”更受重视。由于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个人,如何学习就成为教学思考的重要课题。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深......
<正>【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
<正>为全面了解自贡市自流井区小学"五升六"语数外教师对于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下学期开展针对性"主题式"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