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考夫相关论文
时空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空间的是,时间并不能被人类直接感知。世界上很多语言的时间概念时常借助空间词汇......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从认知的角度来说,通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本文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作......
【摘要】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但存在于语言中,同时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童话中也有大量的隐喻。......
摘 要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随着隐喻研究的进一步完善,隐喻不仅被视为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是上升到了认知的......
摘要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人的认知模式对词汇语义多义性的扩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人的三种重要的认知模式进行研究,......
摘要 由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隐喻与隐喻思维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动态的,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互相影......
【摘要】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法,选取中美权威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为語料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概念隐喻异同之认知理据......
[摘 要] 广告商认为隐喻广告能提高消费者购买其商品的概率。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工具。乔治·莱考夫和马......
一、绪论rn莱考夫(1980)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构成形式,更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在文字的世界中,小说具有细致的人物刻画......
现代隐喻研究崛起于20世纪70~80年代,以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
莱考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纷纷提出......
依据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讨论"爱"这种情感的隐喻化构建....
为了消解语言学中客观主义的认识路径,莱考夫通过对无处不在的隐喻现象的揭示,说明了经验对概念生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后基于对......
在日语当中「心」语在语语通常用来表语人的精神作用以及内心世界。人类的内心世界人人富多彩的人同类人人抽象的类以描述的。人人......
自20世纪80年代初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语言......
莱考夫的隐喻认知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英语词汇与隐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词汇逻辑推理依据,使习得者从词汇原型、修辞、多义性和文......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量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时政类新词语随之涌现......
隐喻最初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法被理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认知科学家、语言学家意识到在人们的认知中普遍存在着隐喻,甚......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赞颂西湖美景的名篇,诗中共有三个隐喻,而前人对该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写作手法、艺术特色、意象构建、......
语言问题自古至今一直被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所关注,并致力研究探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乔姆斯基领导了一场认知革命,他把语言......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现在已然成为新兴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L.Talmy关于认知语义学及其他认知科学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学术理念、研究范围、以及对......
认知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语言学本身,特别是语用学和以莱考夫、麦克考利和罗斯等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语用学是20世......
以Lakoff为代表的语言学家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辞中的概念隐喻,演说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
海德格尔指出:人类始终嵌在语言本质之中,正是语言才使人真正可能站入存在物。(海德格尔1997:203;1992:214)语言是人类的家园,而隐......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隐喻研究不仅在语言学领域,并且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己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莱考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