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相关论文
托尔斯泰作品的最早中译究竟是哪一种作品,近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传教士叶道胜(Immanuel Gottlieb Gen......
当前,学界对爱伦·坡诗作在华译介情况的了解不够详尽准确.基于此点,文章着力向读者展现1905年~1949年间中国译者对爱伦·坡诗作的......
中国入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增强,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以往作为奢侈品存在的汽车如今已成为居家必备品.本文基于国外汽车商标......
《WTO法律文本》的中文译文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对于中国的法律和经贸工作者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运用WTO规则,促进经贸发展,具......
1955年老舍受命翻译了萧伯纳的戏剧《苹果车》,朱光潜对译稿的校审意见认为老舍翻译有的地方灵活,有的地方直译相当突出,等等。老......
期刊
法律对国家和社会而言不可或缺,对于国家安定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回顾中国的法律史,尽管中国法律曾经有过繁盛的时期,但因为一些......
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Hoey在Lexical Priming: A New Theory of Words and Language (2005)一书中提出了Lexical Priming理论,该理论在......
小说《A&P》的篇名具有独特的审美符码特征。译者在翻译此篇名时,只有充分考虑其符码的多义性、开放性、生成性、审美性等,才能使译名......
据考查,莎士比亚最初是作为一名诗人被介绍到中国的,但直到1926年,才由朱湘首次发表了其中文译诗。1949年前,莎诗中译活动经历了译潮初......
名词翻译牵涉到两个语言体系不同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若不从语源学(etym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入手,就难以满足"信雅达"三大......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困扰女性的重要病症.其研究虽由来已久,然国内译名乱象丛生,往往使初学者不知所云,影响了......
随着台湾海峡两岸局势的变化,中华民族认同成为各方瞩目的议题。然而,迄今为止在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中的“民族”定义问题依然没有......
摘要:18~20世纪,《圣经》汉译进入繁荣时期,诞生了许多关于《圣经》的翻译和改写作品。其中《诗篇》部分,有传教士用中国传统诗词的形式......
新时期以来,美国科幻小说在中国大陆的译介经历了"两个高峰(1981年,1992年)""一个拐点(1997年)",1997年开始走向持续繁荣。论文在......
英语商务合同的词汇特点为:使用古代词汇和外来词,使用正式词语和法律词语,使用同义词和缩略词,或使合同显得典雅,或使之正式,严谨......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其代表作之一"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莎士比亚的诗歌创作以十四行诗而著称于世。他的十四行诗传入中国以来,不同时期的翻译家都对其进行了中文翻译,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译......
美国伟大的女性作家海伦凯勒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目前在国内有五个中译本受到广大散文爱好者的喜爱。如何在译文中最大限......
本文通过对《尤利西斯》某些前景化句式特征及其不同的中译本进行描写,阐述,和评价,以期能提高译者和读者的文体学意识。《尤利西斯》......
当代西文小说中译的数量在近几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从学院派译者,一面执教于大专院校,一面翻译,到现在的全职译者的出现,皆是西语小说......
无论是日语中的被动句,还是汉语中的被动句,都是十分重要的语法现象,并且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语法难点。至今为止关于中日两种......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人类思维与语言的研究。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对其中隐喻内涵翻译的恰当与否对作品......
期刊
从社会历史分析角度探讨西方童话在近代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特点,首先分析格林童话在西方文化圈传播时被赋予的社会历史价值,然后探......
“Criminal Justice”是法学和犯罪学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对其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和工作定性,吴宗宪教授和曹立群教授......
中外学界对利玛窦译介《伊索寓言》之举知之不详。着眼于此,文章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史实考辨与文本分析,力图弄清利玛窦译介六篇《......
本文对包腊《红楼梦》前八回英译本"序言"做出中文翻译及研究。包腊译本"序言"成文时间较早,内容亦非常典型地体现出19世纪欧洲对......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第116首可以说是诗集中的一颗明珠。笔者认为,该诗现有中译的最后一行令人......
由于史料的限制,学界对20世纪以前英国诗歌中译的具体史实所知甚少。从1637年艾儒略与张赓合译《圣梦歌》开始,到1898年李提摩太与......
本文从形式、内容和整体风格三个层面,比较了莎士比亚著名的第18首十四行诗的五个中译本,分析了朱湘、梁宗岱、梁实秋、丰华瞻和屠......
清末翻译活动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外来语问题";二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导下"便利"地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时,必然产......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是美国小说家安东尼·杜尔的一部短篇小说---《猎人的妻子》。选取此文本进行翻译的主要原......
中国对中东欧文学的译介虽稍晚于西欧,但如果将视野越出文学的范围则可以发现,现代中国对中东欧特别是波兰和匈牙利的关注在19、20......
当前,学界对爱伦·坡诗作在华译介情况的了解不够详尽准确。基于此点,文章着力向读者展现1905年~1949年间中国译者对爱伦·坡诗作的......
韩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但真正怀着将本国文学推向世界的目的,设立机构团体、启动翻译资助项目,则始于20世纪80......
"陪审"、"陪审员"等不是中文固有词汇,而是西学东渐背景下之"舶来品"。这一组词汇的中文翻译和定型差不多纵贯整个十九世纪,历经中......
intellektuell和intelligibel是康德哲学中的一组重要术语,对理解康德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们词性相同、词形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