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洪相关论文
宋明理学各流派之竞合关系不仅是少数思想领袖间的诘辩与相互影响,亦是社会文化变迁大势的因缘会聚之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地域社会文......
在王阳明思想学说自身的演变发展史上,“知行合一”是其在“龙场悟道”之后对自己思想的一种早期表述形式。王阳明所倡的“知行合......
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长抛旧学荒。 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 移居正拟投医肆,虚席仍烦避讲堂。 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
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
王阳明,姚江大儒,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他的“心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派。有关王阳明的先世渊源,正史......
钱德洪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大弟子之一,也是“天泉证道”的主要当事人。在中晚明王门学者风行全国的大规模讲学活动中,钱德洪经常与同......
钱德洪一生致力于编辑阳明文稿,他所编的《王文成公全书》在阳明心学传播中起着巨大作用。钱德洪编辑阳明文稿既有坚守,也有妥协。......
刊刻于嘉靖三年的南大吉本《传习录》原本今不可见,研究者所见乃存世不多、各不相同的南本重刻本,于南本相关问题多有争议。王畿嘉......
<正> 王阳明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哲学家。最近浙江古籍出版社已将《王阳明全集》列入近年出版计划,并委托浙江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瀛山书院源于北宋詹氏书堂,至南宋詹仪之以理学名世,遂有朱熹往来辨析大学之旨,朱子学说成为书院学统。隆庆二年,王畿门人周恪任遂安县......
王阳明的良知是一具有道德知觉的存在(价值)本体和境界本体。受宗密和会顿渐并崇尚先顿后渐工夫观的影响,王阳明兼容顿渐,故而他在天......
自王阳明提出良知之说,其后学形成了“现成”和“工夫”两大系统,包含五个流派。在“现成”一系中,有以王畿为代表的主张本体虚无......
<正> 王学以致良知说为其主干。王阳明在肯定良知天赋于主体的同时,又强调先天良知最初只具有本然(自在)的性质,只有通过后天的致......
关于阳明的早年经历,目前学界大多以钱德洪主撰的《王阳明年谱》为依据,着重强调其中不契朱子学及其由出入佛老渐归于儒学的因素。......
天泉证道、严滩问答、南浦请益是王阳明卒前一年在两个月中向其弟子阐述晚年宗旨的重要活动。这三件事是否确有其事,其内容究竟如何......
《王阳明全集》之《年谱》和《年谱附录一》皆称《山东乡试录》出于王阳明之手,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一观点存有争议。查考明朝相关的......
围绕善恶的有无,钱德洪与王畿的分歧形成“四有教”与“四无教”。钱德洪“四有教”依托“下根”之人没法直接顿悟本体,需在意念世......
在余姚城内原有一座古老的书院,即创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的“姚江书院”,它是明清之际浙东地区传播阳明学说的大本营。 “姚江......
The primary intention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Book of Changes is the thinking about life and death that he was fac......
<正>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县人,以其曾筑室阳明洞讲学,故自号“阳明子”,学者咸称“阳明先生”,此史传志谱之通说也。然......
<正>作为思想家,王阳明倡"良知"学说,"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作为教育家,王阳明兴学术讲会,"变成纯粹之社会公开......
王阳明“四句教法”及其后学之分化庞万里在王阳明的学说中本身包含着虚无与实有二个方面的矛盾,既有儒家实学成分又有禅学成分。王......
在阳明门下,王龙溪的个性明爽颖悟,属于真真切切的随任开放型,钱绪山的性格偏向于拘谨淳厚,属于实实在在的安分保守型。龙溪"之学......
“致良知”教作为王阳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其一生讲学的立言宗旨,又是王门诸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思想纲领。王阳明去世后,弟......
<正> 一、《王阳明年谱》编纂过程《王阳明全集》中的“附录”部分主要是由“年谱”及“世德纪”所组成,而“年谱”内容除正文外,......
明代儒学较之宋代,虽在学术视域和思想广度上都大为收缩,但在理气心性、成德内圣等主要议题上的探讨却更为深入精微,正如黄宗羲在......
【正】 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据余重耀《阳明弟子传纂》、万斯同《儒林宗派》、毛奇龄《王文成传本》和《阳明书牍》,以及钱德......
钱德洪是王阳明晚年的大弟子,他以“笃实”著称,为阳明著作的收集和编纂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对于钱德洪的哲学思想,当前学术界......
<正>中华思想文化贡献于世界尤其是周边区域而形成域外思想学派的,除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学派,就只有近世的朱子学派和阳明学......
黔中王门学者与浙中王门学者的思想互动,既有直接面晤与书信交往(如孙应鳌与王宗沐),也有心会与神交。孙应鳌与李渭,钱德洪与王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