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见之知相关论文
中国理学的创始人二程的理论中存在着唯物因素同唯心体系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表述格物穷理说的“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
宋孝宗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因吕祖谦之召会于信州鹅湖,欲将朱熹所介导的理学思想与陆氏兄弟所提倡的心学思想会归......
阳明后学泰州学的创始人王艮在对《大学》文本“格物”一词的解释中提出:“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并说:“是故身也者,天......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他是北宋时期最深邃、最多创见的思想家,也是影响数世纪的唯物主义宗师。但我们关......
在王阳明思想学说自身的演变发展史上,“知行合一”是其在“龙场悟道”之后对自己思想的一种早期表述形式。王阳明所倡的“知行合......
市场经济在中国出现,是历史的艰难选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市场经济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其正面效应包括有力冲击了......
略论我国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变更王月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时期。从世界范围来说,现代化是一个城市化、世俗化、理性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居于世界前列,但明、清近五百年间发展迟缓,以致远远地落在了西方后边。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饱受蹂躏......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以为,人们掌握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以感觉为基础的所谓闻见之知,另一类是不以感觉为基础的德性之知。程伊......
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只从客体和主体、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知和行的相互系关中,来阐述王夫之关于认识的整体性思......
本文阐述了明末儒学大师刘宗周的崇实黜虚的哲学观点。刘宗周一贯坚持儒家传统的重视实际和伦理的立场,反对禅学的虚无和超伦理的......
张载心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知论需做进一步分析。张载的知有三种类型:闻见之知、德行所知、诚明所知;分为两种不同......
张载(公元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著名教育家。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定居陕西眉县横渠镇。因自幼生活在这里,又在此长......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又是宋明理学的创始者之一。他的哲学思想不但对后世的学者,特别是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潮,......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融合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朱熹生活的宋代,自然科学得到了显著......
宋明儒者自张载后,一直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讨论.马一浮先生作为20世纪著名的儒学大师,自不能绕过这个问题.他自觉到了闻见......
儒者传记的编撰、儒林谱系的书写是汉宋之争的重要一环,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很大程度是针对阮元《国史儒林传》、江藩《国朝汉学......
良知与致良知学说在王阳明心学中占据中心地位。良知与致良知学说包含两大理论局限:否认良知中理的客观存在与从现实生活获取之的......
<正> 李贽作为明代后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已广为人知.他关于人性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经过学者们的发掘,已昭然于世,获评甚高,有......
【正】概 说战国时期(公元前403—22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经过了春秋时期长期兼并战争所形成的七个大国:秦、齐、楚、燕、......
本文以“正视”与“反观”、“重估”相结合的眼光和方法,并以此作为行文的主线,集中探讨了《论语》中的“知”。主体内容包含三大部......
程顾、程颐合称二程,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大同而小异。为了实现理学济世的抱负,二程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们的教育实......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智"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德目,这一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具体体现......
<正> 一、前言近二十年来包括台湾在内的“亚洲四条龙”,紧随日本之后造成了惊人的经济奇迹,而这五个东亚地区又同时具有一个共同......
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德性的先天必......
“德性所知”是张载首创的理学基本范畴。它有三方面内容:以立心、大心、虚心为特征的道德直觉论;以大心虚静为主的道德修养论;“......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智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也......
【正】 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首先要分析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极为不发达,甚至可以说对......
先秦诸子智道德观论略沈继成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智”古代作“知”,《说文解字·矢部......
'中国学术至宋世而一大变,'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这就是两宋理学。与此相应,出现理学教育、形成理学教育思想......
《大心篇》是张载《正蒙》中的一篇,主要强调为学之人把"穷理尽性"作为把握大道的方式,不以"闻见之知"来桎梏本心,突出德性的重要......
【正】高攀龙(1592—1626)是东林学派重要创建者和领袖之一,学宗程朱理学与之同时代的刘宗周(1578—1645)则追踪心学,是蕺山学派的......
<正>二○一○年,我曾访问位于巴黎的法国高等研究院。我认识的朋友伊莎白和麦港,都是社会学家,属于法国"新社会学派",又名"前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