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知相关论文
中国理学的创始人二程的理论中存在着唯物因素同唯心体系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表述格物穷理说的“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
宋孝宗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因吕祖谦之召会于信州鹅湖,欲将朱熹所介导的理学思想与陆氏兄弟所提倡的心学思想会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借鉴传统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援引传统廉洁观妥善处理公私义利关系;融合传统知行观坚持理论联系......
阳明后学泰州学的创始人王艮在对《大学》文本“格物”一词的解释中提出:“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并说:“是故身也者,天......
中国现在最强的意识形态,大概就是科学主义。但我在上文提到科学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它本身有一个精神的转向,这个转向不是神秘主义,而......
时间:2014年7月4日地点:张新民先生寓庐客厅一、“知行合一”代表完整健康的生命存在状态王胜军: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张新民:关......
王阳明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建立起了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三大基本命题。知行合一不仅仅是一般意......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致良知”学说自提出后便成为心学核心,并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王阳明思想学说自身的演变发展史上,“知行合一”是其在“龙场悟道”之后对自己思想的一种早期表述形式。王阳明所倡的“知行合......
本文认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理性自觉倾向,他们所谈的理性首先是一种启蒙理性,这最鲜明地表现在五四知识分子对......
略论我国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变更王月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时期。从世界范围来说,现代化是一个城市化、世俗化、理性化......
长期以来,德育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德育缺失厚重的人文土壤,教育不具备浓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品味......
王夫之的致知论具有明确的具身性与内在体验性等特征,强调人以身心交养、知行统一的方式获取"德性之知",称之为"体知"论更能彰显其......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
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发展的最高峰,并通过科举考试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研究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对于理解中......
本文尝试对张载的天道性命之学作总体性的分析,进而揭示出其中所包含的深厚的人文意蕴.本文指出:张载的思想产生于佛老思想盛极一......
知识与德性的统一在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都是哲人从事哲学省思与生活实践的首要原则,但由于哲学发展的不同路向,作为理论和方法的......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以为,人们掌握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以感觉为基础的所谓闻见之知,另一类是不以感觉为基础的德性之知。程伊......
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是一部有特色的哲学著作。他为《正蒙》作注的目的,就是要“使张子之学晓然大明”于天下,以“上承孔孟之志......
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只从客体和主体、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知和行的相互系关中,来阐述王夫之关于认识的整体性思......
本文旨在说明阳明哲学对三夫之及明末其它学者的影响比人们指出的要大得多,颇有见地。现摘译发表,供同行们参考。原文载1973年1—4......
在我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中,薛瑄是承前启后者之一。就我国明清两代反对空谈心性倡行务实以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来说,薛瑄又处于先导地......
由于张载是北宋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其心性学说尤为重要。并且,在张载著述中曾多处引用孟子的思想。本文力图另辟蹊径,从孟子“尽......
在二程的教育哲学体系中,关于知识与思维的论述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在那里,二程对'天理'内在于人的实际形态作了分析,从......
在武术文化阐释"主观意象化"的学术背景下,武术哲学思想被主观强制性解读现象严重,以至于出现"无根之学",导致国术与国学产生断裂......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
明代哲学家王廷相作为先承张横渠,后启王船山的中间人物,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的认识论思想精辟深刻,在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知行观不仅丰富人们的价值理念,而且指导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随着近些年来,西方哲学思......
张载继承我国古代哲学“明天人之际”的学术传统,提岀了“天能为性,人谋为能”的命题,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他对主体自身的认识......
张栽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与自然关系哲理,可说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哲学。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
【正】 程颢、程颐作为理学的创始人和理学体系的完成者,他们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的发展......
<正>1987年,我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毕业,到河南省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后调至河南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工作,并兼任......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融合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朱熹生活的宋代,自然科学得到了显著......
宋明儒者自张载后,一直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讨论.马一浮先生作为20世纪著名的儒学大师,自不能绕过这个问题.他自觉到了闻见......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
唐君毅认为《大学》“格物致知”义的演进,即是把科学之知与中国传统德性之知相融合的尝试。以道德理性为根本,融合朱熹与王阳明对《......
杜维明的体知概念是在默会知识与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对儒家的德性之知传统所作的一种新阐释。体知是那种与认知相对、与......
康德的先天范畴作为人脑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独立于经验,并且先于经验存在于主体的知性思维中。张载在认识论上将知识划分为德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