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相关论文
宗璞先生的父亲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姑母冯沅君是中国古典文学史家,书香门第的传统文化濡养,使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胡廷珍,1919年考入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现兰州大学),就读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4年在北京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
朱自清: 听之“大有‘对叶茫茫’之感” 冯先生的口吃,有时也招来同事的调侃。一次冯先生讲演,题目是“论风流”。演讲的主持人......
先父梁漱溟与冯友兰先生自1985年末最后一次会面以后,曾有多篇文字记述议论此事。今年又有《梁漱溟与冯友兰最后一次会面》(《名人......
中国历史在每一个世纪之交,总会产生一批伟人及思想家,他们命中注定毕生要扮演一种反省人生、洞悉时代、启蒙大众的思想先驱者的角色......
一如果把冯友兰先生提出的“负的方法”运用到思想史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规律性的现象:某种思想学说的精神旨趣,除了可以......
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于1990年去世,如今已渐行渐远,但他对中国哲学的非凡建树、谨严的治学精神、执着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可是并不是随随便便读史读诗读哲就能让人明智聪慧深刻的。敷衍着阅读不行,公式化的......
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这两本文化经典书籍的目录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古代一大思想学派的法家,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对其......
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来自海内外的两千多名系友欢聚一堂,庆贺母系百年华诞,盛况空前。国家领导人的贺信......
通常,人们将"厚德载物"中的"德"理解为美德,然从词源学意义上考察,"德"的本真含义指对"道"的规律的把握,美德之"德"是此含义的概念......
摘 要 “文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 【关键词】文学;人生;态度;解脱;追求 每个......
作家名片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
读《读书》一九九三年十二月《说》一组讨论《最是文人有自由》和《最是文人不自由》的文章,不觉手痒,也想写上几句。我想先讲一个故......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语文教育方面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便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
人因思想而伟大,作文因思想而深刻。用思想来写作文,这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几乎全国各种版本的高考大纲(考试说明)都无一例......
朋友,你所诉说的而立之年的困惑,也正是我近来所思考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对你数年来的观察,并根据来自同道们的一些意见,我想说你是一个......
两位赵先生都与我们睽隔迢遥。赵紫宸先生于1979年谢世,赵复三先生旅居万里他乡。两位近年却相继重回人们的视野。前年紫宸先生在北......
海星是年轻有为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我眼中,他还是一位不可多见的青年“书生”。我欣赏海星老师,不太在意他在何类级别的大赛中获得......
张荫麟(1905—1942)入土已七十年,荒坟在贵州遵义郊外。参加送葬的他的弟子李埏,多年后去遵义老城后山天主堂墓地,已找不到他的坟头和墓......
任继愈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他精于学问,不攀龙附凤,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
与绝大多数人相比,朴槿惠所走的路是与众不同的。在大学时期,她梦想着能够成为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在22岁的时候,母亲突然离......
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愈来愈高。城镇居民作为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生活质量的......
通过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对照,探讨他们及现代国人之生死观。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Qu Yuan and Si ......
冯友兰,中国著名哲学家,作为中国哲学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人物,冯老经历了坎坷而漫长的一生。 在当年的历次文化运动中,他都被裹挟其中......
时下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环顾全球,在老龄化社会里,激发老年人的创造活力已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社会上的人们一边尊重老年......
长安生性沉静且通达,又不失坚毅与朴质。他既保持故乡汉风的大气,更浸染毗陵吴韵的神色。 二十多年的书法“恋情”使然,艺术已成为......
著名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文化书院三十周年庆典2014年12月21日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中华厅"举行,近200名学者参加了庆典。中国文......
【正】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继二十年代胡适先生的拓荒性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以后的又一部中国哲学通史著作——冯友......
冯友兰(1895—1990)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他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除了一生致力的"三史六书"和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外,其保持......
近代以来,很多外国学者批评中国"无纯粹之哲学",其中一个重要根据便是认为中国哲学仅仅关注人伦日用的相关问题,而对宇宙起源等本体......
2014年11月22日,第九届西安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文理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日、韩等地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关学......
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曾在《文明之旅》节目中谈到,自己虽然年近80岁,但在北大哲学系不敢称老人,因为这个系被公认为“长寿系”。楼宇......
一位医学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不是自然死亡的,而是自杀死亡的!” 刚看到这句话时,我还以为这位医学博士危言耸听、夸大其词......
【正】 【一】具体概念与“有无同一”具体概念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在于“有无同一”。真理本身的逻辑意义就概括在这一思想范畴中:......
冯友兰先生盛赞之“横渠四句”,我亦向往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尽有志者之理想抱负。“立......
<正>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到长沙,......
1917年1月,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大学生提出语重心长的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这三点都......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认为人生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